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百年乡建与现代中国 乡村建设演讲录

百年乡建与现代中国 乡村建设演讲录

  • 字数: 34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0395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7年8月,以“百年乡建与现代中国”为主题的首届乡村建设研习营在近代乡村建设集大成之地——重庆市北碚区(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乡建先贤的实践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所在地)举办。研习营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建设实践者与研究者四十余人。温铁军、戴锦华、刘健芝、吕新雨、薛毅等著名学者和实践者,聚焦乡村建设,从宏观视野、历史意识、实践自觉等不同方面带来了精彩的系列演讲。本书根据演讲原文整理,并经作者校对,力图原汁原味地重现研习营的精彩场景。
作者简介
潘家恩: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自2001年起参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实践至今十八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重庆区域统筹。在Cultural Studies、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二十一世纪》《开放时代》《人民日报》等处发表文章60余篇,联合主编《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张 振: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生,研究兴趣为梁漱溟、乡村建设与近代中国思想。在Cultural Studies、《开放时代》、《文艺理论与批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天涯》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香港理工大学Joint Postgraduate Student Symposium on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 (2019)很好论文奖,重庆大学第三届“文字斋”研究生论坛二等奖(2019)、重庆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学术之星”(2018)等。
目录
“国仁文丛”(GreenThesis)总序
编者的话 潘家恩 张振
卢作孚、北碚与乡村建设(代序)——温铁军教授访谈录
第一单元:整体视野
生态文明战略之下的乡村建设——全球危机与中国转型 温铁军
乡村的坐标 戴锦华
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城乡关系 吕新雨
第二单元:历史意识
梁漱溟与现代中国 薛毅
村乡互动:1940年代延安的乡建模式 孙晓忠
不只建设乡村——整体视野下的中国乡村建设 潘家恩
第三单元:实践自觉
全球视野与在地实践 刘健芝
当代乡村建设的在地经验与总结反思 何慧丽
从大学生支农到城乡互助——当代乡村建设实践探索之一 李管奇
从社会生态农业CSA到爱故乡——当代乡村建设实践探索之二 黄志友
第四单元:总结与反思
乡村建设研习营小组召集人总结反思
专题笔谈:二十世纪中国乡村建设再理解
重思乡村建设与乡村革命 潘家恩
从农村复兴到乡村振兴的百年跨越 王先明
“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从费达生的社会实验说起 金一虹
从“炸弹”到“微生物”——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中的革命意涵 杜洁
不激进的革命——延安乡村建设再认识 高明
1950年代乡村改造:没有乡建派的乡村建设 仝志辉
从平民教育、县政实验到土地改革
——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乡村改造”道路 张艺英 温铁军
从“创置社田”到“农地减租”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对土地问题的探索 李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