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史记·列传 精编本

史记·列传 精编本

  • 字数: 26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西汉]司马迁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37809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2.“二十四史”之首,“史学双璧”之一。3.开创我国纪传体史书先河,传记文学的典范。4.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贯穿经传,3000 多年历史……5.精编精校,全文翻译,文白对照,直观流畅。章末评析,概括作者思想,以古鉴今。
内容简介
《史记·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其语言简洁凝练,逻辑性强,使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历史事件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作者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之事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他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 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目录
伯夷列传第一
管晏列传第二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伍子胥列传第六
商君列传第八
张仪列传第十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穰侯列传第十二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摘要
     ※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 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 译文 孔子说:“思想主张不一致的人,不能一起商量谋事。”也只好分别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他又说:“倘若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做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情愿;倘若无法寻到,则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好了。”“季节严寒,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全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凸显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很重,才显出另一部分人把富贵安乐看得很轻吗? 孔子说:“君子所遗憾的是一直到死后名声都不被称颂。”贾谊说:“贪心之 人为财而死,重义轻生的人为名献身,矜夸而贪图权势的人为权势卖命,平民百姓则只贪图生命。”《易经》上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会相互映照,同类性质的事物,自然相互影响。”“彩云随着龙吟飞腾,谷风随着虎啸而吹起,圣人的出现,使万物本来的面目都显露出来。”伯夷和叔齐虽然德行高尚,也是因为得到孔子的称赞,其名声才更加显赫。颜渊专心好学,也是由于追随孔子,才更加彰显了他的德行。居岩穴处的隐士,有的名声晓达,是因为出仕和退隐掌握得正合时机,如果这样有德行的隐士名声被埋没而得不到称扬,是多么可惜啊!穷乡僻壤的士人要砥砺德行,树立名声,若不攀附德隆望尊的人,怎么能扬名于后世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