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作者: 罗伊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10672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是区域考古学的基础研究。研究对象是云南地区,对应综合自然地理分区中的西南区,是一个具有热带山原特征的整体,包括今天行政区划中的云南省全境和四川省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研究内容是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由于与青铜时代遗存密切相关,下限会适当延伸。本文首先对云南地区内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在掌握以往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将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划分与综合自然地理分区相结合,以点苍山-哀牢山为界,把云南地区分为2个大区共9个地理单元,分别对这9个地理单元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大致排出了云南地区从新、旧石器过渡阶段到青铜时代早期的序列,分区基本符合考古学文化分布的情况。然后分别以各地理单元为中心,探讨其与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研究发现,点苍山-哀牢山以东的雅砻江下游流域、洱海地区、龙川江流域和乌蒙山西侧受藏东、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影响较大,至青铜时代在洱海地区形成中心,滇东南地区受广西盆地和红河平原影响较大,滇池地区则受南、北文化的共同影响,至青铜时代发展成为地区中心;点苍山-哀牢山以西的怒江、澜沧江下游流域与掸邦高原、伊洛瓦底江流域关系密切,新石器时代有本地起源的可能性,但后续缺环较大,横断山区作为重要的地理通道,至青铜时代开始发挥作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关于时空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发现与研究概况
第三节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区研究之一——点苍山-哀牢山以东
第一节雅砻江下游流域
第二节洱海地区
第三节龙川江流域
第四节乌蒙山西侧
第五节滇东南地区
第六节滇池地区
第三章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区研究之二——点苍山-哀牢山以西
第一节怒江下游流域
第二节澜沧江下游流域
第三节横断山区
第四章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综述与比较研究
第一节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综述
第二节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