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象学视域中的东西方心性思想研究

现象学视域中的东西方心性思想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067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纪念中山大学哲学系已故有名哲学家朱谦之先生,弘扬其学贯中西的学术精神,中大哲学系创办“中大谦之论丛”,论丛主要收录国内外学者对于有名哲学家以及重要哲学论题的研究性论文。《现象学视域中的东西方心性思想研究》以心性问题为主题,以现象学为研究视角,收集了19篇专题文章,具体收录了《恻隐之心:“同感”、“同情”与“在世基调”》《什么是伦理上的恶?》等文章。
作者简介
倪梁康,生于1956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人。现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教授、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现象学研究所所长、 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国际《胡塞尔研究》学刊编委、国际《现象学世界》丛书编委、 国内《中国现象学与哲学研究》期刊编委、《中国学术》等学刊,《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的编委、 《胡塞尔文集》的主编。张任之(张伟),1979年生,江苏南通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学术委员兼执行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伦理学和欧陆哲学。曾先后在卢森堡大学、德国乌珀塔尔大学、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德国爱尔福特大学学习和访问研究。出版有专著Prolegomena zu einer materialen Wertethik. Schelers Bestimmung des Apriori in Abgrenzung zu Kant und Husserl (Nordhausen: Traugott Bautz 2011)、《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台北,2013年;北京:2014年),译著《舍勒的心灵》(上海,2006年,合译)等。
目录
倪梁康:代序 以跨文化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诠释华夏文化中的心性思想与学说
陈立胜:恻隐之心:“同感”、“同情”与“在世基调”
陈立胜:王阳明龙场悟道新诠
陈立胜:王阳明思想中的“独知”概念——兼论王阳明与朱子工夫论之异同
陈少明:“心外无物”:一个心学命题的扩展研究
耿宁(Iso Kern):人的平等
耿宁(Iso Kern):什么是伦理上的恶?
李明辉:再论牟宗三先生对孟子心性论的诠释
李南麟:革新伦理学:胡塞尔和孔子
李南麟:论由丁若镛与费希特的对话所展显的道德本能现象学
刘海滨:“致”良知与“信”良知——良知教的实修方法及其难点
马爱德: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转向——其方法在应用现象学中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倪梁康:观·物——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视角
张卫红:良知与自证分——以王阳明良知学为中心的论述
张祥龙:良知与孝悌——王阳明悟道中的亲情经验
张任之:舍勒与宋明儒者论一体感——一项现象学的与比较宗教学的探究
郑辟瑞:熊十力“心”学的两个向度——对熊十力思想的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解读
朱刚:通往自身意识的伦理之路——列维纳斯自身意识思想研究
倪梁康 方向红:代跋 现象学在中国与中国现象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