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代西藏重大历史题材壁画叙事方式研究 以《五世达赖喇嘛覲见顺治帝图》为例

清代西藏重大历史题材壁画叙事方式研究 以《五世达赖喇嘛覲见顺治帝图》为例

  • 字数: 1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 作者: 孙琳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1029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帝图》这一历史题材壁画为切入点,探讨西藏壁画由文本转换为视觉形象的方法及其独特的空间和时间表现方式,折射出藏族人民对当时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壁画的分析,并与相关壁画的对比,总结出布达拉宫西有寂圆满大殿壁画在表现五世达赖喇嘛进京这一历史题材的创作手法,厘清清代西藏历史题材壁画叙事方式的发展过程及其独特的场景布局、构图方式、造型特点和思想寓意,丰富中国美术史中对绘画叙事方式的表现手法,为研究清代西藏政治史以及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研究回顾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清代历史题材壁画在西藏的兴起
第一节清代重大历史题材壁画在西藏兴起的原因
一、政治基础
二、经济支持
三、绘画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重大历史题材壁画保存状况
第三节布达拉宫壁画历史情况介绍
一、布达拉宫及其壁画概述
二、布达拉宫壁画内容
(一)宗教题材
(二)历史题材
(三)民俗题材
三、西有寂圆满大殿与十三世达赖喇嘛金光灵塔“妙善如愿殿”壁画概述
第二章《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帝图》及其叙事方式分析
第一节历史的瞬间: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文本与图像:画面内容辨识
一、与《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帝图》相关文献的概述
二、结合史料对图中所绘场景及构图形式的辨识
(一)图中场景辨识
(二)画面构图形式分析
三、结合史料解读画面内容
(一)太和殿内画面内容解读
(二)太和门至太和殿之间画面内容辨识
(三)太和门至午门之间画面内容辨识
(四)午门至天安门之间画面内容辨识
(五)天安门至正阳门之间画面内容辨识
(六)正阳门外画面内容辨识
第三节图像与历史:绘画叙事方式的解析
一、画面风格特点简介
二、画面叙事方式分析
(一)时间的表达方式
(二)空间的表现方式
第三章与《供赏图》《顺治帝迎接五世达赖喇嘛图》叙事方式的对比
第一节结合史料分析《供赏图》画面内容及表现形式
一、《供赏图》画面场景辨识
二、西黄寺相关历史介绍-
三、《供赏图》画面内容分析
(一)黄寺整体地理环境描绘方式分析
(二)黄寺内部画面内容解读
第二节结合史料分析《顺治帝迎接五世达赖喇嘛图》画面内容及表现形式
一、《顺治帝迎接五世达赖喇嘛图》画面场景辨识
二、《顺治帝迎接五世达赖喇嘛图》画面内容辨识
(一)南苑整体地理环境描绘方式分析
(二)南苑内部画面内容解读
第三节与《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帝图》叙事方式对比分析
一、时间表现方式上的异同点
二、空间表现方式上的异同点
第四章继承与发展:清代历史题材壁画叙事方式的特点
第一节《大清部队迎接十三世达赖喇嘛进京图》《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光绪帝及慈禧太后图》及《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慈禧太后图》画面内容分析
一、《大清部队迎接十三世达赖喇嘛进京图》画面内容分析
(一)画面场景辨识
(二)画面内容解读
二、《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光绪帝及慈禧太后图》画面内容分析
(一)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慈禧太后场景内容辨识
(二)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光绪帝场景内容辨识
三、《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慈禧太后图》画面内容分析
(一)画面场景辨识
(二)画面内容解读
第二节西有寂圆满大殿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妙善如愿殿”壁画叙事方式的对比分析
一、时间表现方式上的异同点
二、空间表现方式上的异同点
附录一: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日程表
附录二:1652—1953年五世达赖喇嘛驻京日程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