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萧劲光传
字数: 44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萧劲光传》编写组
出版日期: 2011-05-01
商品条码: 978780170995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24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7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萧劲光传》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海军有关单位成立编写组撰写。编写组数十次赴萧劲光的故乡长沙,他工作过的延安、东北,以及他长期工作的海军机关和部队,采访调查了许多与萧劲光一起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并多次到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海军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历经十一年,终于写成此书。这部书展示了萧劲光这位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全部战争烽火、政治风雨的杰出人物的一生,再现了他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中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不懈奋斗、实事求是、忠于党和人民、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风格。书稿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事科学院审定。
作者简介
《萧劲光传》编写组由海军有关单位成立,历经十一年,采访萧劲光生活、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及当事人,搜集综合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再现了萧劲光的传奇人生、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目录
第一章 漫漫求学路 001
一、贫苦人家的“书憨子” 001
二、在长沙长郡中学 003
三、应着时代的呼唤,到俄国去 007
四、学不到本事不回国 009
第二章 在大革命洪流中 013
一、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013
二、投笔从戎,22岁的国民革命军中将 015
三、初历战阵,率部参加北伐 020
四、黄华山留下北伐战争的“见证” 024
五、紧要关头要坚决听从党指挥 025
第三章 再次赴苏学军事 031
一、背负着党的希望,汉口新婚别 031
二、在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 033
第四章 初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037
一、进入闽西苏区 037
二、接受革命根据地战斗洗礼 038
三、受命创建红军学校 041
第五章 化“剿共”主力为红色劲旅 043
一、再点将 043
二、按古田会议精神办事 044
三、平息反水风波 047
四、 红五军团“红”了 050
第六章 铁窗内外命系一“线” 054
一、参加第四次反“围剿” 054
二、“罗明路线在军队的总代表” 055
三、两种观点两条线 058
四、不伦不类的审判 060
第七章 戴“罪”建功长征路 063
一、特殊身份的领导 063
二、娄山关阻击战 065
三、红军不是石达开 068
四、在红三军团参谋长任上 071
第八章 初到陕北 075
一、主动出击,参加“奠基礼” 075
二、兼任红二十九军军长 076
三、出席洛川会议 079
第九章 留守延安(上) 082
一、任务重于生命 082
二、剿除匪患,靖乱安民 085
三、以弱胜强守河防 087
四、反磨擦,“有理、有利、有节” 091
第十章 留守延安(下) 100
一、陕北变江南 100
二、“双拥”成为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 106
三、一笔不可价估的精神财富 108
四、在党的七大前后 113
第十一章 为了建立“犹如汉高祖之汉中” 116
一、“万万火急”,转赴东北 116
二、上奏“出师表” 119
三、冰天雪地中的七道江决策 126
第十二章 一招妙棋,四保临江 133
一、保临江首战告捷 133
二、北拉南打,扭转危局 135
三、四保临江大获全胜 137
第十三章 建立强大的南满根据地 140
一、扩大战果,发起夏季攻势 140
二、唯有靰鞡最是宝 143
三、通化集训,迎接大决战 145
第十四章 兵不血刃克长春 148
一、挥师长春城下 148
二、铁壁合围,筑起坚固的“城外城” 151
三、不放一粒粮食、一根草进城 155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 158
第十五章 在平津战役中 167
一、夜行晓宿,紧急挥师入关 167
二、隔断平津,待命进攻北平 169
三、未曾履任的天津卫戍区司令 174
第十六章 战华中大败“小诸葛” 176
一、逐鹿中原,挑战白崇禧 176
二、决战衡宝 181
第十七章 受命组建海军 188
一、中南海,主席当面授命 188
二、一个全新的课题 190
三、海军机关成立“大典”如是举行 192
四、定航向,八月决策会议 195
第十八章 打好海军建设的“桩子” 202
一、打好“组织桩子” 202
二、打好“政治思想桩子” 208
三、打好 “技术桩子” 216
……
摘要
有人上中学,对乡下一般家庭来说都是大事,更何况孤儿寡母的贫寒之家!萧劲光考入长郡中学,全家都高兴,当然也不免为交学费的事犯愁。在筹措无计的情况下,傅氏把曾进过一次当铺的那枚陪嫁的金戒指再次送进当铺,当得一些钱,才使萧劲光顺利地上了学。 自此之后,成了一个规矩:每学年一开始便把戒指送进当铺,当年全家省吃俭用,攒够钱赎出来,第二年开学交学费时,再把它送进当铺。上中学的几年里,这枚戒指就这样反复当进、反复赎出,直到后来为赴苏留学送进当铺。之后再没有能力赎出,或许是在生活无计的情况下卖掉了,总之,以后这枚戒指没有了下落。 长郡中学教员队伍名气重,教学也相当规范、严格。学校除了开设国语、算术、英文等主课外,还设了地理、历史、音乐、体育、修身等多门课程。萧劲光天资聪颖,求知心切,对每门功课都感兴趣,学得如饥似渴。除了主课外,萧劲光还特别爱好体育。长郡中学作为新学的典范,提倡开展体育运动,尤其是足球方面,在长沙很有名。从1912年始,他们的足球队连续多年在长沙市各校中称雄。学校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球队。踢得好的便被同学们封为“球王”。早在萧劲光入学前,学校就有“八大球王”的说法。萧劲光比同龄人个子大,身体结实,爱活动又肯动脑,人校不长时间就踢出了名气。渐渐地,萧劲光及与他常在一起踢球的几个同学被师生们称为“八小球王”。 长郡中学特别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注意开导学生为挽救民族危亡、富国强兵而读书,教育学生关心社会、走向社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萧劲光在这里学习,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结交了任弼时(时名任培国)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并逐步树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 1918年初,皖系军阀张敬尧以湖南督军的身份率北洋军进入长沙。大批部队驻无定所,竟不顾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进占了长郡中学,把校舍当成了兵营。学校无奈,只得停课放假。萧劲光回家后,听说美国人在长沙办了个“湖滨大学”,不用交学费,只收点伙食费就可以人校学习。他喜出望外,于是约了几个同学匆匆忙忙赶去考试,结果顺利考取了。 在这里学了一段时间,萧劲光大失所望。这个所谓的“大学”实际是美帝国主义进行思想控制、文化侵略的教会学校。主要课程是《圣经》,教员是牧师,学生们每天都要拿出大量时间背诵《圣经》的章节。萧劲光毫无兴趣,也不大用功。牧师发现了他的情绪,一天故意叫他当众背诵《圣经》。萧劲光背不出,牧师大为光火,厉声训斥道:“你必须讲清,你为什么背不下来、为什么不读书?”并当即宣布他在全班同学面前罚站。萧劲光深感受辱,抓起桌上的经经》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声喊道:“我就是不读这劳什子!”牧师没有想到萧劲光敢如此顶撞,气得面目失色,喝令:“滚出去!”萧劲光毫不示弱,拿起书包,昂着头大踏步地走出教室。 北洋军占据校舍后,民怨沸腾。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张敬尧有所收敛,遂将部队撤出校舍。长郡中学恢复上课,萧劲光遂又回到母校继续读书。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列主义震动了世界,也传人中国。与此同时,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新思潮,也在人才荟萃的湖南教育界迅速传播开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长郡中学也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开展各种主义、思潮的研究、讨论。求知若渴、喜欢独立思考的萧劲光,是这些讨论和学术活动的积极分子。他虽然发言不多,但每次发言都引人注目,在同学中造成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震撼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长沙各界闻风而动,群起响应。萧劲光和任弼时等一批进步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参加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罢课、游行,抵制日货等一系列活动。直到半个世纪以后,他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请斩曹陆,以谢天下”等许多口号和几个重大活动的细节,能够熟练背诵长郡中学“救国十人团”动人心魄的《宣言》文稿。 在晚年回忆录中,他这样写道: 那时我是一个学生,还不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听了“救国十人团”宣读这个宣言,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们不能容忍帝国主义这样欺负我们!我想讲,但讲不出更多的道理;我想喊,但不知喊什么好,只恨恨地大叫一声“岂有此理”,一拳打在墙上,血顺着紧握的拳头流下来。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我……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社会性的政治活动,那时思想很朴素,就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在长郡中学,萧劲光结交了一批进步同学,优选的朋友是任弼时。任弼时比他小一岁,父亲是一个穷教书先生,母亲在家中经营年收几担谷米的薄田,日子也很拮据艰难。父亲教书,任弼时又是独子,尽管家中衣食不保,父母还是咬牙供他上学。每次开学交学费,他也须和萧家一样东借西凑。共同的生活境遇使萧劲光与任弼时思想接近,感情融洽。入学不久,两人便无话不说,形影不离,亲如兄弟。任弼时天资聪颖,加之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学习成绩突出,处事也很有头脑。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