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北京艺术大学文学院的艺考招生为内容,描写了从艺考准备、报名到全程结束期间发生的种种事件和各色人物。主角李禾根作为二级学院院长秉持公正良知,努力使考场成为水平与能力的竞技地,尽量避免成为权力、金钱、人情的交易场。在实际的运行中,李禾根不得不面对各种诱惑与考验,平衡各种力量和人物关系,在校长的支持与帮助下,完成了这看似普通却异常艰辛的工作。
李禾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误解和委屈,顶着亲情、友情、同学情、同事情的冲击,一次次被逼进人际关系的死角,挣扎在现实和理想中。桩桩事件惊心动魄,种种手段应接不暇。艺考显现着人性、责任、使命,也涌动着世相、私利、命运,在艺考中映象出高校这个特殊群体的众生像。
作品通过艺考拼贴出中国艺术教育界的各色脸谱:表面信誓旦旦却背地里捞取好处的教授们;因为不能满足私欲而撒泼打滚的教员们;进进出出,活跃异常的机关人员们;发号施令,颐指气使的官僚们。这里有阴谋有阳计,更有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小说人物众多,故事真实丰富。情节生动,叙事充满了悬念。主题深刻,有着隐喻与暗示性。通过艺考过程,揭示了艺术教育的内情,在“老师”“大学”这些光鲜称号背后的本相。
第1章?风暴 李禾根笑嘻嘻地打着手机说,晚上我来安排,给你接风,叫些同学一起过去。哪能呢,你是客我是主,来到咱们大北京,我要尽地主之谊啊。哎,两会不是三月初才开呢吗,怎么提前这么多天就到了?就为见我?不会吧?哈哈哈。 走向办公大楼台阶的时候,他一眼看见几个保安小跑着打开大门,两边列队站位,从大楼里前呼后拥地走出一个人来。李禾根一看是大学党委书记曹耀辉,赶紧对着电话说,嘿,我说唐部长,我们的二老板从门里出来了,我得挂了,过一会儿给你打过去,我得躲一躲! 说着,李禾根就溜到路边的角落里,低头装作看手机,两眼却瞄着曹书记,心想,千万可别被他看见喽。 可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曹书记一眼看到了他,热情地朝他走过来,还伸出了手。 禾根哪,春节过得怎么样啊?又把你们提前召集回来了,可别有怨言呀。 李禾根快走了几步握起曹书记的手,也热情地回答,哪里哪里,这是我们的职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要提前,都习惯了。 曹书记握着李禾根的手没有放开的意思,李禾根就微笑着望着他。曹书记亲切地嘱咐道,大战前你们要养精蓄锐啊,一上套儿可就停不下来了。有什么事情,要及时跟我通气,我做你们的后盾。哎,听说今年报名的考生还特别地多? 李禾根略一用力把手从曹书记温暖的大手中抽了出来。 是呀,这才一天的时间,就报了三千多!今天、明天还有两天呢,我看五千人是打不住的。 曹书记深沉地望着李禾根,李院长啊,今年可是场恶战呀,原来我们一直觉得文学创作这个专业只是咱们北京艺术大学的一个薄弱专业,可是,最近几年一下就火起来了,你们可要把好考试关,把真正优秀的学生选进来啊。 李禾根无奈地摇了摇头,挺残酷的,就为了这20个名额……曹书记,咱们能不能再向教委争取名额啊,最起码再给我30个,能达到50个录取人数就好了。 曹书记背起手转身向前走,李禾根迟疑了一下也跟上前去,后面是曹书记的助手们。曹书记边走边苦笑着说,唉,难哪!校党委也一直为增加招生名额的事苦恼,多次向上面反映我们招生的困境,教学资源的浪费情况,特别是像你们文学院这个文学创作专业的新热点,都应当给予支持的嘛。还好……我向你透露一点小秘密啊,你心里有数就行了,在正式公开前别向他人说啊。 曹书记很神秘地把李禾根拉到身边,在他的耳边低声说,教委给我们增加了30个名额! 李禾根一听兴奋地问,真的?!太好了。 曹书记看着抑制不住高兴的李禾根,这可不都是给你们的呀,各个专业都要分几个的,你们是大头,学校总体上要控制一些机动名额,大部分都分下去。 李禾根焦急地问,能给我多少? 曹书记笑了,看你急得!你想要多少? 李禾根开口就说,至少给我10个吧? 曹书记撇撇嘴,10个?!你是狮子大开口啊,最多最多也不能超过5个!你想啊,咱们六个二级学院,哪个不需要扩招?哪个不都在闹着增加名额啊?都给了你们文学院,怎么向那五个学院解释? 李禾根有些耍赖地说,我们的文学创作专业目前教学,学生有出路,我们的学生个个…… 曹书记挥着手,得了得了,禾根哪,你真是个孩子!我告诉你啊,这都是“小道消息”,以党委正式研究的结果为准啊,不能向外界透露半点。不过…… 曹书记又把李禾根拉到身边低声地说,你要是真想再多要几个名额,还得去老板那里去磨。这事,最终拍板的还是她,这个你要清醒啊。哎,你可千万别跟刁校长说,这个消息是从我这里得到的啊。 李禾根感激地点着头,您放心!您还不知道我?我是那种“打死都不说”的人,我绝不会透露半点,我得抢先一步,马上到刁校长那里去。 曹书记欣赏地看着李禾根,你呀,情绪一上来,什么都不顾了。记住:急事要缓办,缓事要圆办。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李禾根嘻嘻地笑着,来不及“缓”了,也不能缓了。必须急办,不急,黄瓜菜都凉了。我谢谢您了,曹书记! 曹书记最后叮嘱道,禾根哪,专业考试一开始,就要不见天日了,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哪!千万不要忙中出错,忙中出乱啊。 李禾根已经没有心思再跟曹书记说下去了,曹书记,我有些大不敬了,我现在必须马上去刁校长那里谈谈,就不陪您了,您可别怪我啊。 曹书记笑着说,你呀,真是长不大了! 刚踏上办公楼前的台阶,电话又响了,还是老同学唐达明的。李禾根笑嘻嘻地说,你可真会“插空”!早一分钟我不敢接,晚五分钟我不能接,在这中间,你就打来了。咱们说定了啊,我请客,给你接风,叫上白素芬、海涛、绍萍、爱华他们几个,人也不要太多了,叙叙旧……什么?这么几个人你还嫌多?那就咱俩,这倒是省钱! 李禾根边跟唐达明说话,边走到电梯旁。他皱了皱眉头,警惕地问,给我介绍个“好学生”?你是不是有考生要考北艺啊?咱们可是丑话说在前,要是你有考生要考我这里,咱们就不能再见面了啊。非但如此,我还得退出考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