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肝癌多学科治疗陈敏山2022观点

肝癌多学科治疗陈敏山2022观点

  • 字数: 14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陈敏山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89885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接近1:1,居所有癌症之首,故有“癌中之王”称号,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本书着重专家个人的观点,在编写中除了遵循规范和临床医学研究证据外,更多的是总结作者三十多年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经验,当中可能有些还没有获得临床证据的支持,或者与某些指南共识不符,但是作者35年临床工作的心得和经验,实事求是,出于提高肝癌临床治疗水平,最终达到改善肝癌病人治疗预后,避免过度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的目的。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了肝癌的流行病学、我国肝癌的病因、肝癌的早期发现、肝癌的诊断标准、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肝癌的血清学诊断、肝癌的多学科团队建设、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等内容,全面阐述了肝癌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我国针对肝癌病因的预防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对肝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融合了肝癌各个诊疗领域的近期新动态,包括陈敏山教授及其团队的创新性观点和临床经验,并对治疗和预防该病的新方法的利弊进行评析,为肝癌的诊治提供了具体的临床实践指导,有利于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和学习肝癌的诊治过程,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简介
陈敏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肝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求佳外科客座教授。 从事肝癌临床和研究工作30多年,临床上以外科为主,熟悉和掌握肝癌多种治疗手段,并积极推广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肝癌切除术、血管介入治疗和射频治疗方面有着数千例以上的临床经验,并熟练掌握肝癌的肝脏移植、放射治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可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手术,如巨大肝癌切除术、肝中央型肝癌切除术、肝尾状叶肝癌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肝癌切除术、射频与微波消融治疗、血管介入治疗等。 学术研究重点方向是小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和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006年完成国际上少有射频消融对比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并发表在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据Google Scholar查询,至2021年6月已被引用1525次。 目前共发表肝癌研究论文358篇,2014—2021年连续8年名列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其中6篇临床研究论文(第176、第181、第186、第256、第259、第264篇参考文献)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2015年至2021年“肝癌”部分所引用。2010年受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托,执笔制定了以射频消融为模板的国内少有《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并在国内6个杂志上刊登发表。同时,参与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制定,为射频治疗肝癌在全国的推广和规范化做出了贡献。 多年来致力于推动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建立和多学科联合治疗,在国内多个学术专题会议上倡议建立肝癌MDT及开展肝癌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并于2013年牵头主持撰写并发表了《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建立——广东专家共识(1)》(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年)、《肝癌多学科联合治疗策略与方法——广东专家共识(2)》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和《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广东专家共识(2015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年)。于2019年依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了《中国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于2021年发表了《关于规范肝癌命名的建议》,对国内肝胆恶性肿瘤的命名和分类提出了统一规范的建议。2019年起积极推动肝动脉灌注化疗的应用与研究,并牵头制定了《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提出了肝癌转化治疗的“中肿标准”(SYSU Criterion)。 主持重量、省市级等科研基金数十项,作为全球指导委员会委员(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全国主要研究者(principal investigator,PI)参与了多个肝癌横向课题的研究,其中以中国大PI身份完成“The HCC BRIDGE Study:bridg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utcomes in HCC”。2016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研究课题“肝癌的多学科治疗策略与优化与应用”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医药卫生系统优选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获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柯麟医学奖”。6次获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年度“优秀科主任”奖,并被评选为2014年首届“中山大学名医”、2015—2021年“岭南名医”。2013年起连续多次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肝脏肿瘤外科靠前0dr。2017年被评为首届“广东好医生”。2018年获评第一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理事和组织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山医科大学校友会会长。
目录
肝癌的流行病学
1.肝癌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肿瘤
2.肝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3.肝癌的主要类型和命名建议
我国肝癌的病因
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癌的最主要病因
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类型与肝癌的关系
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治疗与监测方法
7.重视酒精性肝炎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肝癌
肝癌的早期发现
8.中国肝癌的高危人群
9.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是肝癌早期发现的主要途径
10.肝癌液体活检早诊技术的重大进展
肝癌的诊断标准
11.肝癌临床诊断标准解读
12.肝内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应谨慎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13.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4.增强磁共振应作为肝癌影像学诊断的优选方法
15.PET/CT和PET/MR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肝癌的血清学诊断
16.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的双刃剑
17.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可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的补充
肝癌的多学科团队建设
18.多学科诊疗是肿瘤治疗进步的必然趋势
19.肝癌需要MDT管理模式和多学科联合治疗
20.肝癌MDT的作用和实施
21.肝癌MDT建立的方式
肝癌的多学科诊疗原则
22.肝癌多学科联合(综合)治疗方案的原则
23.手术、血管性介入、消融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肝癌治疗的四大主要手段
肝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24.腹腔镜肝切除已经成为肝脏外科的发展方向
25.术后复发是影响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的主要问题
26.肝癌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治疗应有选择地开展
肝癌的消融治疗和放射治疗
27.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的不同方法与特点
28.局部消融治疗不同介导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29.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很好适应证
30.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肝癌的比较
31.射频与微波治疗肝癌的比较
32.小肝癌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肝癌的介入治疗
33.联合PEI或联合TACE可改善射频消融治疗>3cm肝癌的疗效
34.TACE不宜作为可切除肝癌的优选治疗手段
35.TACE与HAIC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探索
36.HAIC的临床应用
37.HAIC与传统TACE的比较与适用人群
38.HAIC在肝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
39.肝癌的转化治疗概述
肝癌的药物治疗
40.肝癌系统治疗仍缺乏明确疗效的预测靶点
41.肝癌的免疫治疗促进了药物联合治疗的进展
42.如何联合应用系统性治疗药物是未来肝癌治疗的难点和研究方向
肝癌治疗的展望
43.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44.肝癌治疗的展望与挑战
出版者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