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岁月欢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
字数: 21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元琪
出版日期: 2022-08-01
商品条码: 978730133231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一场节日盛宴的邀请函!荟集历史、文化、风物、民艺、舞乐、习俗与美食,绕着中国过节,带你走进节日里的中国,包罗万象的汉族传统节日与活色生香的少数民族节日,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包罗万象,是一场集各种人文艺术于一体的盛宴。作者绕着中国过节,从节日的起源与发展说起,结合历史、习俗、风物、舞乐、节庆美食、游历见闻与百姓的动人故事等多维度,将节日里的中国跃然纸上。本书内容丰富翔实,集文化科普、游记与摄影作品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欢愉与人间的温情,也带领读者通过此书一探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作者简介
黄元琪,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环球旅行者、摄影师、杂志撰稿人、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作品常年发布于《中国国家旅游》《环球人文地理》《城市地理》《旅行家》《高铁商旅》等杂志。著有《你的旅行,必须有点味道》。
目录
第一章 春节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溯源 年,谷熟也/2
古俗 岁酒一杯迎新春/5
拜年 飞帖亦是拜年/11
初七 人日思人/15
风物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18
游历 江南古镇的岁时欢/28
第二章 肖公巴哈尔节
帕米尔高原上春的礼赞
春的礼赞 旧城已塌,使者犹在/46
游历 塔吉克族一家的年味/53
习俗 山谷中的叼羊比赛/62
风物 月光下,雄鹰的爱与愁/67
第三章 清明节
生命留有余光
……
摘要
溯源 年,谷熟也 过年,是人们定义岁月轮回的节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拥有有意义的节日。它既包含了对昨日的慎重告别,又承载着对未来的殷切期盼。在当今社会,无论出门求学、打工的游子平日多么繁忙,临近过年时,总要收拾行囊,回家与亲人团聚过节。这份浓情俨然成了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一抹底色。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的? 脑海中回忆起孟浩然的诗:“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一句道出了古人通过观测天象来推断时序的轮回——当北斗星的斗柄东指时,天下皆春,今天过年了。诗中的最后一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透露了农民朴实的新年愿望。一整年的风调雨顺带来的庄稼丰收是农耕社会中人们最朴实的愿望,无论新年那日天气如何,大家总要聚在一起互相鼓劲,断言明年是个丰收年。 将一年的起点定为农历正月初一并沿用至今的人是汉武帝。汉初沿用旧历,时节的长度划分与计算会因时光流转而产生误差且越来越大。当官方的物候时序与实际气候不符合时,农民会得到错误的务农信息,比如在大冬天开始播种谷子,夏日便收割庄稼,导致农事失序,五谷歉收,饥荒和动乱时有发生。汉武帝怕动摇社稷,进行历法改革。新的历法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又称《太初历》。这部历法对中国人意义重大,它明确认定农历一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岁末的规律,将二十四节气纳入中国历法的体系中。它的问世为中华民族之后的节令时序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从此春种、夏忙、秋收、冬闲成了千年来的农耕惯例。 翻开历史斑驳、厚重的长卷,农历正月初一曾经被称为元旦,这一习惯性的称谓直到20世纪才被打破。 辛亥革命后,现代意义上的“元旦”告别了两千多年来农历岁首的意义,被定格在公历1月1日。之后的十几年里,为了民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公历与农历并行,并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民国是一个中西、新旧激烈碰撞的时代,随着大量西方思想、风俗、物品的涌入,许多人被乱花迷眼,迷茫地将“与世界接轨”等同于靠前西方化或抛弃一切传统留下的东西。于是政府下令“废除旧历,普用国历”,逼迫中国人放弃延用了几千年农历新年的习俗。 传统力量的动人之处是它始终在默默地坚守,这份坚守逐渐变为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信仰。传承千年的四时节令与习俗像上了发条的闹钟,总会按时响起。就算官方在公历1月1日张灯结彩地增添新年气氛,民间依然在悄悄地过农历新年——供祀、贴春联、守岁等习惯不曾变化。 当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先生面对这种畸形、荒唐的现象,在日记中写道:“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起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我现在正写着《回忆》,我觉得回忆是粉红色的网,从里面筛出来的东西,都带色香气。没有回忆,人便不能活下去,对年的回忆尤其美丽。” 在农历新年不被官方认可的那些年,民间庆贺春节一切如故。南京国民政府意识到无法摧毁那份深入人心的年俗,便停止了强行废除旧历的法令,恢复旧历。新中国也延续了公历元旦和农历春节并立的传统,并延续至今。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