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的解放与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人的解放与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 字数: 3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谷生然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430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当代意义。除导论外,分为三篇,共十章内容。上篇主要揭示了人类信仰是一个不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信仰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的宗教信仰到自觉的宗教信仰、再到现代信仰(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篇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法原则,分别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仰理论形成的不同环节,揭示了人的解放和科学共产主义实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核心精神。下篇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谷生然,常用名谷声然,男,1972年7月生,重庆市人,哲学博士、教授,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信仰理论、社会认识论、现代西方哲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项目6项,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云南社会科学》等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1部(《社会信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
目录
导论
上篇 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诸环节及其必然性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的现代信仰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二、根本理念:人的解放——科学共产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主要环节
第二章 无神论:建构伊壁鸠鲁哲学的自为体系
一、马克思早期生活中的宗教信仰观及其局限
二、青年黑格尔派:孕育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
三、以伊壁鸠鲁哲学为基础,马克思确立无神论
第三章 宗教解放理论:批判宗教国家与政治国家
一、所谓的基督教国家:基督教掩盖下的专制国家
二、政治国家为宗教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三、批判政治国家:从市民社会中解放人自身
第四章 工人阶级:人的解放理论的阶级基础
一、工人阶级:自在性与自为性的统一
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三、法国、德国工人阶级的觉醒
四、人的解放理论同工人阶级的结合
第五章 实践的人道主义理论:劳动异化的积极扬弃
一、劳动异化扬弃的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关于异化和人的类生活的理解
三、劳动异化及其基本表现
四、劳动异化的扬弃与共产主义
第六章 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论:科学地实现人类解放
一、实践同人类解放、科学的统一
二、新历史观:作为自然历史进程的人类社会
三、科学共产主义:科学地变革现存世界
下篇 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当代意义
第七章 现代性困境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二、现代性的主要特征
三、哲学史视角下现代性困境的凸显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为克服现代性困境提供思想基础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的科学主义信仰
一、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
二、科学主义信仰的确立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科学主义信仰的超越:以罗素为例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地坚持科学原则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优越于人本主义信仰
一、人本主义信仰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人本主义信仰的分歧:以海德格尔为例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人本主义信仰的超越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基础
一、列宁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宗教信仰观的坚持与发展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