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以说气候变迁直接催生了人这个物种? 古基因组和古蛋白的研究表明,人类演化并非线性的。 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不是使用工具,而是双足行走? 人类选择双足行走——关键并不在于腾出双手,而是节省能量。 有名的320万年前的古人类(南猿)露西,更像猿还是更像人? 200万年前的一场肉食革命,促进人类脑容量的增大,发展出男女分工——男的狩猎,女的采集。 如果问你是什么物种的人类,标准答案是什么? 现代人(智人)都来自30万年前的非洲? 北京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吗?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跟我们是同一个物种吗? 人类起初的颜色是粉红色?欧洲人的皮肤在6000年前才变成白色? 有名的古人类露西,更像猿还是更像人? 我们(文明人)还在继续演化吗? 人类将来应当可以演化出哪些“特异功能”? -------- 知名历史学家赖瑞和先生遗作。 赖瑞和先生是资深的唐史学者,也是唐史领域的研究专家。虽然做历史研究,他一直对文明史之外的“人从哪来”这个问题有很浓厚的兴趣。 从讲给女儿听,到生命的最后十多年,他迷上了人类演化史,并系统读完了这个领域的经.典论述和最.新发表的论文,并且萌发了“用一般人看得懂的语言,讲述人类过去600万年历史”的愿望。2021年《人从哪来人类600万年的演化史》写成,2022年春赖先生去世,成为他最后一部重要的作品。 一部《人类简史》之前的人类演化简史。 《人类简史》讲述了2万年前至今的人类文明史,本书则是从600万年开始,讲到约2万年前处于野蛮时期的人类演化史。 汇聚国际前沿学术成果的通俗写作,为大众读者系统呈现人类演化史新知。 汇聚截至2022年的《科学》《自然》等期刊科研成果,每一项结论都有科学文献依据。 作为历史学家的专业能力体现在文本中,一大特点就是有理有据,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说故事通俗方式,把最.全面的人类演化史知识呈现给普通读者,方便大众获取优质的人类演化史新知。 关注人类演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双足行走的起源和演化。 人类演化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例如种族和基因组、语言的诞生和人类智慧的演化等,本书处理了其中基本、核心和不可或缺的几个课题,使内容更适合大众阅读。 特别为中国读者撰写的人类演化史。 避免“欧美中心论”,第七章《中国人从哪来》,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清晰表述有关“中国人从哪来”的新研究,涉及中国的材料以及对国内出土的古人类化石进行分析。 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推.荐阅读。 收入77张相关图片和“人类物种一览表”,丰富和方便读者阅读。 包括生态环境图、古人类化石图、骨骼图、古人类造像图、洞穴以及石器等活动遗迹图等多种类型。“人类物种一览表”,从时间上梳理600万年人类物种的复杂演化。
《人从哪li来人类600万年的演化史》是历史学者赖瑞和先生的遗作,以历史叙事的方式叙写人类演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尤其是人最重要的标志——双足行走及其起源和演化。在过去600万年,人是怎样从“像猿”慢慢变成“像人”?人在非洲大陆演化成直立人之后,又怎样出走非洲,走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并且在过去二三十万年间,成了地球上最聪明而有本领的生物?赖先生写道:“人从最初“像猿”的阶段,一步一步演化成“像人”的样子。六七百万年前,在最早期人类的阶段,我们的祖先刚刚跟黑猩猩的祖先分手时,长得有九分像猿,慢慢学会双足行走,但走得不是太好。到了三四百万年前,在南猿属的时代,人双脚直立,走得比较好,省力,但样貌手脚等方面还是有七八分像猿。一直要到约200万年前直立人的人属阶段,人才开始长得像人,有些“人样”了,双脚也走得几乎跟现代人一样好,终于跟猿划清了界限。如此又经过了大约180万年的演化,到了30万—20万年前,像我们这种现代智人,才终于出现在地球上,并且在过去6万年间征服了整个世界,成了地表上最聪明、最有本领的物种。”由于科技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近些年的突飞猛进的研究成果,不断打破以往考古学的认知,关于人类演化起源问题的研究成果与我们以往的认知已产生很大的变化。本书依据发表于《科学》《自然》等期刊的有关人类演化的前沿成果而写就,汇聚截至2022年的研究,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讲故事方式,用一般人看得懂的语言,讲述人类过去600万年的历史;叙事生动、细节丰富、兼顾可读性和前沿性的学术新知,可以作为《人类简史》未涵盖的人类600万年演化史的补充阅读。
[马来西亚]赖瑞和,马来西亚唐史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 著有三本唐史研究专书——《唐代基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和《唐代高层文官》,以及三本通俗散文书——《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男人的育婴史》和《坐火车游中国》。
推荐序
自序
第一章 人从哪li来
——为什么现在的猴子不能演化成人
一、物种如何形成
二、共祖长什么样子
三、人从古猿演化而来
四、人族成员
第二章 人类物种问题和古基因古蛋白研究
一、物种问题
二、人类的化石种
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智人
四、基因交流的后果
五、夏河出土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六、古人类学研究的方法日日新
七、人类演化并非直线式的
第三章 最早的人族成员和双足行走
——人最重要的标志
一、四种最早的人族成员
二、双足行走的起源
三、双足行走的演化
四、早期人族成员的食物和双足行走
五、采集者,非狩猎者
第四章 南猿——像猿多过于像人
一、最有名的南猿——露西
二、人类在树上生活了至少 400 万年
三、366 万年前的脚印
四、南猿像牛羚般吃草
五、南猿的肉食和石器的发明
六、仍然像猿多过于像人
第五章 直立人——终于有些人样了
一、人属的代表
二、肉食革命和昂贵器官假说
三、150 万年前的直立人脚印
四、终于有些人样了
第六章 直立人出非洲记
一、上陈遗址和直立人离开非洲的时间
二、德马尼西的直立人
三、直立人离开非洲的原因
四、直立人离开非洲的方式和速度
五、直立人来到中国
六、猿人和人
七、直立人走出非洲的意义
第七章
中国人从哪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智人)的起源
二、智人起源的两种假说
三、欧美学者如何看待中国出土的智人化石
四、基因、化石和石器证据
五、修正假说和两派的和解
六、终究有非洲根源
七、重构两种场景
……
有一个朋友,一听我说要写一本人类演化史的书,马上就问:“达尔文不是说人是从猴子演化而来吗?但为什么现在的猴子变不出人来?” 问得好!这也是演化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答案其实也很简单:人可不是从猴子演化而来的。达尔文绝对没有这么说。人们常把“猴子变人”的说法胡乱套在达尔文头上,主要是为了嘲笑他的演化论。 如果将问题改为“为什么现在的黑猩猩不能演化成人”,答案也可改为:人不是从黑猩猩演化而来的,而是大约600万年前跟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下面将细论。 不少人也常问:如果人是从猴子或黑猩猩演化而来的,那为什么现在还有猴子和黑猩猩?意思是,如果所有猴子和黑猩猩都变成人了,现在就不应当还有这两种动物。不是吗?答案是:这正好证明,人不是从猴子和黑猩猩演化而来的,所以现在当然还有猴子和黑猩猩。 一、物种如何形成 那么,人究竟是从什么生物演化而来的?在达尔文的时代,他只能推测,人应当是从一种猿类演化而来的,但没有确切的证据。一直到20年前,这个问题也没有很好的答案。不过,近年来,科研人员终于找到了最有力的铁证,它就隐藏在人体的基因组。 最近数十年的基因组研究有了飞跃性发展。首先,1990年,美国科学家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要为人类全基因组(2.5万个基因,23对染色体,30亿个碱基对)进行测序。这项工程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六个国家历经13年合作完成,预算达30亿美元。2003年,人类基因组图谱被绘制完成,它终于把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破解了,号称解开了生命之书的密码(见图1.1)。接着,科学家在2005年为黑猩猩,2007年为猕猴,2011年为红毛猩猩,以及2012年为大猩猩完成了基因组测序。从此,在研究人类的演化方面,我们除了出土的人类化石外,还多了一项更精准的科学利器——基因组。 所谓基因组,是指生物细胞内所有的遗传信息以DNA序列的形式存储。人类基因组是一套完整的人类(这仅指现代智人)基因,位于23对独立的染色体内。一般所说的亲子鉴定,或警方采检犯罪嫌疑人基因,只检验人的基因组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并非整个基因组。现在,我们可以把人的整个基因组跟其他人类近亲的进行比对,从而更了解人跟其他猿猴的演化和遗传关系,比如在何时跟黑猩猩等物种分离。 研究结论是,人最亲近的物种其实不是猕猴,也不是大猩猩或红毛猩猩,而是黑猩猩。同样,黑猩猩最亲近的物种,很多人会很“直观”地以为,应当是大猩猩或红毛猩猩,因为它们长得都“很像”,但其实都不是,而是人才对。人的基因组只有93%跟猕猴相同,却有将近99%跟黑猩猩相同。研究人员以一种“分子时钟”计算,这意味着人跟黑猩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共祖在大约600万年前分裂成两个物种,一支演化为黑猩猩,一支演化为人。 但确切的分化时间仍有争议。600万年是最多学者采用的年代,也有学者说是在800万到500万年前分化。1在大约200万到150万年前,黑猩猩又分化出一个新的物种,被称为倭黑猩猩,俗名巴诺布猿。它们散居在非洲刚果河南部,现濒临绝种。 P3-7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