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经解剖学学习指导(全2册)

神经解剖学学习指导(全2册)

  • 字数: 25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26097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由于神经解剖内容繁杂抽象,理解困难,系统的学习指导有助于学生学习。同时,已拍摄的MOOC《神经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和《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内容,也包含在本书中。
内容简介
神经解剖学是系统解剖学的一部分,但大多数医学院校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而没有神经解剖学单独的教材。由于神经解剖内容繁杂抽象,理解困难,系统的学习指导有助于学生学习。同时,已拍摄的MOOC《神经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和《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内容,也包含在本书中。神经解剖学学习指导在参考系统解剖学中神经系统章节的基础上,参考多本英文教材,进行编写。章节顺序与教科书不同,将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分开介绍,内容更为完整连续。同时对教科书上一些内容进行了较为翔实的阐述,便于理解和学习。本书适用于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及神经内、外科医生的学习。
作者简介
刘津平,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主编《局部解剖学实验与学习指导》,参与《神经外科学》、《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等教材的编写。讲授《神经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等课程。获清华大学2018年度、2020年度教学优秀奖。
目录
第1章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第2章 神经组织
一、神经元
二、神经胶质细胞
第3章 脊神经
一、概述
二、胸神经前支
三、颈丛
四、臂丛
五、腰丛
六、骶丛
第4章 脑神经
一、感觉性脑神经
二、运动性脑神经
三、混合性脑神经
第5章 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内脏神经丛
第6章 脑脊膜和脑脊液
一、脊髓的被膜
二、脑的被膜
三、脑室系统
四、脑脊液
五、脑屏障
第7章 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二、脑的静脉
三、脊髓的血管
第8章 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
四、脊髓的损伤
第9章 脑干
一、脑干的外形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三、脑干各部代表性横切面
四、代表性脑干损伤及其临床表现
第10章 小脑
一、小脑的外形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四、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第11章 间脑
一、丘脑
二、上丘脑
三、底丘脑
四、下丘脑
第12章 端脑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二、端脑的内部结构
三、边缘系统
第13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参考文献
摘要
     第1章?总?论 人类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高度进化,是结构和功能最为复杂,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人体内各系统器官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统一的生理功能。例如,体育锻炼时,除肌肉强烈收缩外,同时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探测内、外环境的改变,并做出适宜的反应,引起肌肉、脏器、腺体的活动改变。神经系统使人体的活动能够随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如天气寒冷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外周小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由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发生和发展,神经系统具有高级功能,例如学习、记忆、认知、自我意识、智力和人格等。总之,神经系统协调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同时具有认识及改造外界环境的能力。 神经系统的复杂功能与神经系统特殊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由位于颅腔内的脑(brain)与椎管内的脊髓(spinal cord)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组成。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通过特殊的方式连结起来,使神经系统形成具有高度整合功能的结构形式,同时把全身各器官组织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反射,机体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活动。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系统主要来源于外胚层(ectoderm)。在胚胎发育的第3周,外胚层的背侧形成神经板(neural plate),神经板逐渐长大,中央凹陷形成神经沟(neural groove),两侧隆起为神经褶(neural fold)。神经沟进一步凹陷、闭合形成神经管(neural tube)。神经褶上的一部分细胞游离于神经管之外,形成的左右两条与神经管平行的细胞索,称为神经嵴(neural crest),位于神经管的背外侧。 1.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 1)神经嵴细胞:可形成神经节、施万细胞和传入神经纤维。神经嵴细胞可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所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嵴细胞还可分化为肾上腺髓质中的嗜铬细胞、黑素细胞和滤泡旁细胞。有人认为头颈部的部分骨、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消化道、呼吸道、胰岛等处的APUD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decarboxylation cell),即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也由神经嵴细胞分化而来。 2)神经管: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和所有支配骨骼肌的纤维来源于神经管。 3)中胚层:脑和脊髓的硬膜,以及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结缔组织被膜来源于中胚层。 2.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在胚胎发育的第3周开始形成神经板。神经板发育成神经管,进而发育成脑和脊髓。 在胚胎发育的第4周,神经管头端形成3个膨大的脑泡(brain vesicle),由前向后分别为前脑(forebrain,or prosencephalon)、中脑(midbrain,or mesencephalon)和菱脑(hindbrain,or rhombencephalon)。至胚胎发育的第5周,前脑进一步发育为端脑(telencephalon)和间脑(diencephalon),中脑无明显的变化,菱脑则进一步发育为后脑(metencephalon)和末脑(myelencephalon)。随着胚胎的发育,视泡(optic vesicle)自间脑发育形成,后脑最终演化为脑桥(pons)和小脑(cerebellum),而末脑则形成为延髓(medulla oblongata)。延髓向下经枕骨大孔平面与脊髓(spinal cord)相连续。随着脑的进一步发育,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内腔在脑的各部内形成脑室系统 (表1.1)。 成人的脑平均重量约为1400g,可分为6部分: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后三者合称为脑干。 表1.1?脑的发育 Table 1.1?Development of human brain 初级脑泡(胚胎发育的第3周) primary brain vesicles (3 week embryo) 次级脑泡(胚胎发育的第6周) secondary brain vesicles (6 week embryo) 出生后的脑区 brain regions at birth 前脑 forebrain(prosencephalon) 端脑telencephalon 大脑cerebrum 间脑 diencephalon 丘脑,下丘脑,上丘脑 thalamus,hypothalamus,epithalamus 中脑 midbrain(mesencephalon) 中脑midbrain (mesencephalon) 顶盖,被盖,大脑脚 tectum,tegmentum,crus cerebri 菱脑 hindbrain(rhombencephalon) 后脑 metencephalon 脑桥pons 小脑cerebellum 末脑myelencephalon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在解剖结构上,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是指遍布全身各处,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cranial nerves)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