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在变化的世界,稳稳地活 哲学中的锚定之力
字数: 1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日)岸见一郎
出版日期: 2022-06-01
商品条码: 978755511787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当下的年轻人如果能够摆脱成人世界的刻板期望,活出自我,那么社会的一角就会发生变化,终将重塑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岸见一郎 ★32堂受用一生的哲学课,朝向只有你能描绘的未来 日本“自我启发”之父、《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新作,用哲学的观点透视工作、家庭、婚恋、亲子养育、衰老等人生事项,用哲学的眼光看待人生中的不确定性。 ★过好当下,才能抓住未来!一部“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生活指南 看到同龄人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你是否有过焦虑? 在工作中受挫,你是否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不认同你的声音越来越多,你是否动摇过自己的选择? 目睹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你是否在担心自己终将被淘汰? …… 身处一个变化的世界,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岸见一郎结合阿德勒心理学与哲学研究所得,启发人们洞悉本质,更好地应对各种现实问题。聚焦自我、生活、情感、工作,以及该如何做出改变5个方面,帮助我们认清生活的意义,把握当下,找到生活中真实的“我”。 ★为今天而活,收获生命的喜悦 我们只有“自己”——决定幸福的是自己,不要让自己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下! 缓解同辈压力——不必在意周围的目光,从无谓的比赛中退场! 永远要为爱而努力——恋爱无须条件,婚姻也不是爱情的终点,不要因为外在条件放弃为爱做出努力! 生活的价值就在当下——活着本身就是贡献,不需要什么附加条件,人的价值就在于生命本身。
内容简介
人类这种高级动物,总是一不留心就看向未来,试图未雨绸缪而陷入焦灼不安。事业、家庭、婚恋、健康、抚育子女、赡养老人……担忧的事情太多,感觉无常的事情也太多,可是越渴望掌控,越心生忐忑,以致过不好当下,也抓不住未来。 日本“自我启发”之父、享誉亚洲的超级畅销书作家岸见一郎,以新冠疫情引发的思考为依托,结合30余年的阿德勒心理学和哲学研究,在本书中深入探讨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怎样才能确定自我、如何判断个人价值、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幸福、如何与父母和孩子相处、为什么工作、无法工作怎么办,等等。 作者通过“我”、生活、爱、工作,以及我们可做的力所能及的事5个方面,将“生命的意义”“人的价值”“共同体感觉”等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方法,帮助人们重新看待“活着”这件事,在人生这条航船上不惧风雨,平稳前行。
作者简介
[日]岸见一郎 有名心理学家、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咨询师、顾问。1956年生于京都,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满期退学(专攻西洋古代哲学史)。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被誉为日本“自我启发”之父。 著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我不想活得这么累》《向阿德勒学习》等。其中《被讨厌的勇气》一经出版,就在日本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超级畅销书,掀起了一股了解和学习阿德勒心理学的狂潮。
目录
序言 “疫情后”的生活之道
前路迷茫,仍要心怀希望
直面不安,继续生活
盲目乐观不会带来幸福
优选的恐惧来自绝望
鼠疫暴发时与绝望相处的人们
回到原来的生活
谁都有可能是新冠肺炎感染者
接受人生的局限
幸福不是“等来的”,而是“找到的”
重要的东西并不多
不必计算剩余时间
超越善恶,接纳他人
疾病本身不是敌人
放下分别心
见不到面的相处之道
第一章 关于“我”
危机四伏下的生存之道
人生本就身处一片迷雾
只有自己能够决定一切
世间百态,我就是我
人们都喜欢坏结局的爱情故事
为什么看到别人幸福会焦虑?
为何介意周围的眼光?
成功是“过程”,幸福是“存在”
从无谓的比赛中退场
“我”把偶然当成了命运
命中注定是真的吗?
是偶然还是命运?
不要拿命运当作借口
活在今天,为生命喜悦
我们只有“自己”
模仿也学不会本质
想要被表扬是种“坏习惯”
容忍犯错的自己
别人没有那么关注你
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下
第二战场上的人们
职场暴力因何而起?
所有的责骂都是职场暴力
为什么会有“喷子”?
我看起来幸福吗?
孩子不是“夸大”的
决定幸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被认可欲的陷阱
为求关注,假装不幸
生活里的评论者
共同体感觉
批评掩盖了真正的情感
居高临下的关系
弥合社会分裂
第二章 关于“生活”
生存价值就在此时此处
生存价值的两层含义
对未来能否抱有希望?
看不到未来希望的人该怎么办?
活着就是对他人的贡献
活着就有价值
不必满足他人的期待
活着就是善
即便如此还在坚强生活
在痛苦中活着的意义
活着就好
与死亡面对面
死没有优劣之分
有所执着反而死不瞑目
人生不是马拉松,而是一场舞会
不死的“我”
遗忘很正常
身心不可分割
大脑是心灵的工具
与死后的“我”相处
第三章 关于“爱”
结婚不是爱情的终点
“疫情离婚”不增反减?
什么是幸福?
共同目标有可能不会实现
婚后生活并不单调
恋爱没有条件
抛开爱情的条条框框
爱人无法陪你走到最后
就算见不到也能紧紧相连
即使摸不到也能感受到
父母不会因为抚育孩子而成长
孩子不是父母成长的工具
抚育孩子不意味着牺牲自我
我们能够爱年迈的父母吗?
被爱绑架的照料
理想家庭由自己创造
不能勉强他人自助
关系中的分裂很正常
第四章 关于“工作”
工作不是人生大事
如果突然无法工作
工作本身就是生活意义吗?
接受工作的标准
你的工作对他人有贡献吗?
为了生活而工作
人工智能不是神
不必恐惧人工智能
充满随机性的“人”
退休后不变的“我”
工作的目的是幸福
退休的转折点
不要以生产性评价人
没有钱也能活
虚荣心是幸福的对立面
哲学家与金钱
钱带来的是成功不是幸福
榨取人生价值
劳动时间无法衡量工作本质
理应为志愿者支付报酬
人生不是战场
名义上的正义是战争的开始
新冠病毒和战争没有联系
第五章 我们的力所能及
走出价值相对主义
什么是“理念”?
为什么深陷虚无主义容易被洗脑?
现在就可以行动
愤怒只能把距离拉远
人生重要的事情
事不关己也不能高高挂起
我首先是人
共同体的理想目标
可持续的共同体
慢慢地改变
转身
一个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摘要
危机四伏下的生存之道 人生本就看不清前路 如今,“特殊时期”成了人们的惯用语。在特殊时期,人们克制着想法与行为,就算有欢欣鼓舞的事情也不能广而告之,要保持低调。个人的一举一动逃不出公众的眼睛,不规范的社会行为会立刻被放大百倍。人们要时刻忍耐,谨言慎行,放弃任性、奢靡的生活。 众人拾柴火焰高,单凭个人的努力无法阻止疫情蔓延,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要求步调一致的社会总会出现反对的声音,有些人戴口罩不是为了预防感染,而是害怕不戴口罩会遭受谴责;有些人为了保护自身安全,采取过于激烈的方式,却给他人带来了困扰;还有人把新冠肺炎视作普通感冒,出言讽刺那些做足预防措施的人。 阿德勒说过:“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或许真正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人。这些问题不是因为疫情才出现的,而是因为疫情变得更加明显。 以前,我家住在小河旁边,晚上回家的时候,会遇到浓雾挡住前路的情况。方才还看到的点点灯光很快被迷雾盖住,想要向前迈腿,却发现自己也被一片白茫茫包裹住了。 如今有许多人想要离开绝壁,却因为身处迷雾之中,而朝着绝壁边缘在走。当然,没有人会和北极旅鼠一样,为了群体均衡发展而选择跳崖自杀。所以,或许有的人采取的方式有些偏激,但大家都拼命想要逃生。 人生本就是看不清前路的,如今迷雾笼罩,许多人好像在森林中迷了路。 笛卡儿在《方法谈》中指出,在森林中迷路的时候不能停下脚步,只要往前走,总会走出森林。但是,没人能保证森林有尽头。虽然不知道身处何处,也不知道去向何方,但我们不能停住脚步。 人生就像森林,有些人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迷路,能够看清前方。于是大胆设计人生。但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儿,要朝着哪儿去。人生本就看不清前路,没有一天会和昨天的猜想重合,大预言家也无法准确预测明年的事情。 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作为特殊时期的现在,生活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危机四伏的前路,我们要学会转变过往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改变人际关系。前文也提到过,仅仅是出于礼节、礼貌而维持的关系断了也好,想见到的人总有办法见面,就算无法面对面,心依旧紧紧相连。 其次要转变价值观。一直以来,人们重视生产率和经济性,这样的观点在当下很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后面会具体聊聊怎么做。 只有自己能够决定一切 当下,找到“自我”至关重要,互联网世界纷繁复杂,你可能觉得不知道能相信什么,还能相信谁。每个人都认为正确的东西,未必是正确的。在我看来,哲学就是为怀疑普遍价值观而存在的。 迷路的时候可以向别人问路,但不能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因为这个时候很可能根本没有人能够帮到你。方向错了,一直前进也不会走出困局,只会离正确的路越来越远。这个时候,倒不如停下来,认真思考一番再迈出脚步。但是思考后做出的决定仍有可能出错,如果酱苦执着,还是会陷入迷途。因此,在发现判断出错之后,应当立刻停下来。 人生之路也是如此。今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只有自己才能决定,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有些时候,别人的经验之谈未必适合自己,听从别人的安排反而活不出自己的精彩。但一旦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就要承担责任,不要日后将自己的优柔寡断、逃避现实“甩锅”给提供建议的人。 那么,为什么自己总是无法做出决定?怎样才能找到“自我”?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