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气韵生动(传统美育)

气韵生动(传统美育)

  • 字数: 2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372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编排体例 本教材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个层面的知识点,以“《三国演义》主题曲在唱什么” 引出传统文化中关于物象和意象的认知,梳理从物美到意美的总体审美思路,接着按照古 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对生命美的理解、对美的品格的推崇、对美的表达与传承的逻辑顺序 构建传统审美的学习线索,从文字到建筑、舞蹈、武术、玉石、篆刻、绘画、文学、服装、 音乐,以点串线,因小见大,辐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其内在精神意蕴。 2. 编写内容 巧趣问题的引领。十二讲内容,十二个主题,分别以问题命名,比如“‘秋’天从哪里 来”“斗拱如何托起飞檐”“国画怎么是‘写’出来的”“《茉莉花》何以香遍世界”等,从 大家曾经知闻的内容切入,引发思考:为什么“秋”这个字形可以形容秋天这个丰富多彩 的季节,为什么简单的凹凸能够撑起壮丽的飞檐,国画怎么描写抽象的神与意,《茉莉花》 的旋律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等问题。走进各讲内容,每一讲又根据各自的特质分别设计一 些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在问题的逐层解决过程中,大家自然而然地认识关于不同审美领域、 不同审美对象的审美方法,积累相应的审美经验,提升自我审美能力。 翔实案例的支撑。本教材围绕每一讲主题及其所生发的问题,引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案例,广泛展示富含美学元素的各类作品,多维角度展示中国传统审美世界,比如汉字的 情境美,建筑的结构美,篆刻的线条美,国画的神韵美,艺术的留白美,《茉莉花》的旋律 美,等等,不同形式的美包含着古人对天地、自然、社会、自我的各种观照与认知。学生 可以通过对这些美的形式和美的意蕴的品识,更加全面深切地感受、理解中华民族的审美 情趣,理解蕴于美中的人文风骨、民族精神。 辅学内容的增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要点、体会各类型作品的风貌,本教 材特别增设了一些拓展性的学习内容,有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人物、勾勒背景的,有以知识 点的形式引介文化的,也有以音视频的方式呈现歌曲的演绎与名物的赏析的。主要内容、 次要内容在书中相辅相成,以便更为全面、细致地展示传统文化中美的刻画与表达。 3. 编撰形式 本教材依据主题特性,增加了数量不等的图片及音视频的二维码,多维结合,自由活泼,在充分展示主题内涵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方便学生学习。同学们只要拿起手机扫一扫, 就可以看到各种精彩的演绎,并在视觉、听觉的共同作用下,在影音、图片、文字的合力 阐释中,更为形象地了解传统文化之美,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传统美育课程“气韵生动”的配套教材。本书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涉及文字、文学、建筑、舞蹈、武术、玉石、篆刻、绘画、服装、音乐等学科领域,重在诠释古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对生命美的理解、对美的品格的推崇以及美的当代表达与传承等。
作者简介
"倪淑萍,教授,长期从事传统音乐研究与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多年来担任合唱与指挥、歌唱与欣赏等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和公共音乐课程教学,在相关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获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浙江省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教科研成果获教育部论文评选二等奖1项、浙江省""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金华市""优秀社科成果奖”2项;在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浙江省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技能”竞赛中,指导学生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并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三国演义》主题曲在唱什么
第二讲 “秋”天从哪里来
第三讲 斗拱如何托起飞檐
第四讲 飘带何以能飞天
第五讲 “公孙大娘剑器舞”今何在
第六讲 石头也有温度吗
第七讲 “岁寒三友”与“国色天香”孰美
第八讲 方寸之地透漏出什么气息
第九讲 国画怎么是“写”出来的
第十讲 林黛玉为什么不露脸
第十一讲 “胡服骑射”的影响还在吗
第十二讲 《茉莉花》何以香遍世界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