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战胜机器人 让人类立于不败之地的5项关键特质

战胜机器人 让人类立于不败之地的5项关键特质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英)黛布拉·史蒂文斯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936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充满与机器人竞争的数字时代,我们怎样才能始终在职场中成为佼佼者?五项让我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软技能——互动、倾听、共情、合作、激励,助你斩获在职场中的高光时刻。 ★掌握软技能,在职业领域成为领跑者。五周的课程,每一周关注一个重要的软技能,使你的工作更有效,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 ★软技能往往决定了我们的职业生涯的高度,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突破瓶颈,与竞争者拉开差距,扭转关键局面,让我们出类拔萃。 ★本书由《超级时间整理术》的作者迈克尔赫佩尔推荐。
内容简介
在数字时代,机器人开始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能比人类更有效地完成自动化的工作。面对日新月异的未来,我们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怎样才能提升我们人类特有的软技能? 软技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显得越发重要。软技能是专属于人类的技能,也是我们在职场、生活和未来竞争中的核心技能。如果我们能掌握主导自己命运的软技能,我们就能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出类拔萃。《战胜机器人:让人类立于不败之地的5 项关键特质》旨在帮助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未来的人生规划,并为你定制一个5周的计划,每周都会引导你掌握一项重要的软技能,包括互动、倾听、共情、合作、激励,掌握它们将帮助你保持与人合作的热情,发挥出自身强大的潜能,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在未知的未来也能脱颖而出。 本书适合每一位想要在职场中提升竞争力,掌握突破人生瓶颈的核心技能,以及在未来与机器人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英]黛布拉·史蒂文斯(Debra Stevens) ·一家专业的软技能培训公司的CEO ·曾任职于全球的许多大公司 ·为数万人提供了软技能培训 ·热衷于帮助人们找到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
目录
第一部分 我们不是机器人
第一章我们只是人类罢了 003
我们只需要一个唤醒呼叫 003
机器人不是正在路上——它们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005
使用或者丢弃 009
我们只能怪自己 012
人类机器人的崛起 013
不要抛下自己的人性 015
如何优选限度地用好本书 017
机会 019
人类机器人测试 020
通往人性的路线图 020
重获人性的大师课程 021
研究 022
买一个日记本 023
为什么选择我 024
你真的是人类奇迹 026
第二章职业的未来 028
这是充满机会的时代 029
因机器人而死:变革世界中的新机械化危险 030
未来,我们会像曾经的马一样吗 032
学习,忘却,再学习——未来的五个生存技能 038
互动——你的社交技能,以及与人真诚
地建立关系的能力 040
倾听——慢下来,带着好奇心提出问题,
以理解而非单纯回应的目的去倾听 043
共情——理解他人经历的真诚欲望 045
人情味,人性化 048
合作——在未来构建、管理团队以及与团队成员沟通 050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051
激励——讲故事,影响、说服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 053
推荐阅读与回顾 056
研究报告 056
TED 演讲 056
值得关注的优秀人物 056
第三章你是人类机器人吗 057
人类机器人测试 059
测试1:你是不连接电源的人类,
还是有依附性的机器人? 061
测试2:互动——你与人建立联系的能力和
社交能力如何? 066
测试3:倾听——你只是在听,还是在主动倾听? 071
测试4:共情——你是疏远他人的机器人
还是热情的人类? 075
测试5:合作——你激发出同事的优选潜力了吗? 080
测试6:激励——你在讲述什么故事? 086
第四章运用路线图,让自己脱颖而出 094
练习1:培养成长型思维 095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096
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 097
培养成长型思维的七种方式 101
“还没有”的威力 103
自我导向型学习 104
获得反馈意见,变得更优秀 105
如何寻求反馈意见 106
练习2:寻求反馈意见 107
反思 110
练习3:脱颖而出路线图 112
了解自己 112
你希望其他人怎么谈论你 113
个人价值观 113
你有什么样的故事 114
我的故事 115
推荐阅读与观看的内容 116
第二部分 大师课程
第五章第一周:互动 你的社交技能,
以及真诚建立沟通的能力 122
第一周,第一天 123
练习 124
建立联系 124
第一周,第二天 128
练习 128
了解我,了解你 128
外向者面对内向者时 131
内向者面对外向者时 131
第一周,第三天 132
练习 133
从A 到Z 的积极形容词 133
第一周,第四天 137
练习 137
成为积极向上的榜样 137
HAT 饼状图 139
第一周,第五天 142
练习 142
更有意义的对话 142
关于假日的对话 144
进程检查 147
每周反思 147
个人路线图 148
SMARTER 目标 148
第六章第二周:倾听 慢下来,带着好奇心
提出问题、倾听并理解,而不是仅仅
做出回应 150
第二周,第一天 152
练习 152
出色地倾听 152
第二周,第二天 156
练习 157
调动感官去倾听 157
第二周,第三天 161
练习 161
主动倾听 161
线性提问或循环提问 163
第二周,第四天 166
练习 166
向专家学习 166
第二周,第五天 170
练习 171
你的倾听类型 171
进程检查 173
每周反思 173
个人路线图 174
SMARTER 目标 174
第七章第三周:共情 一种理解他人感受的
真诚意愿 176
第三周,第一天 178
练习 179
理解共情 179
第三周,第二天 182
练习 183
实践共情 183
第三周,第三天 187
练习 187
共情与同情 187
第三周,第四天 191
练习 191
领会言外之意 191
第三周,第五天 196
练习 196
你与共情 196
GROW 案例与模板 198
进程检查 200
每周反思 200
个人路线图 200
SMARTER 目标 201
第八章第四周:合作 在未来的团队中构建、
管理并合作 203
第四周,第一天 205
练习 205
领导一个团队 205
第四周,第二天 210
练习 211
你属于哪种团队成员 211
第四周,第三天 214
练习 214
处理纠纷 214
第四周,第四天 219
练习 220
前馈 220
第四周,第五天 224
练习 224
从“为什么”开始 224
进程检查 228
每周反思 228
个人路线图 229
SMARTER 目标 229
第九章第五周:激励 讲故事,用自身理念
影响并激励他人 231
第五周,第一天 233
练习 233
积极的自我信念 233
第五周,第二天 237
练习 237
影响他人的艺术 237
第五周,第三天 243
练习 243
推销与影响 243
第五周,第四天 247
练习 248
讲故事的力量 248
我的真实案例 250
第五周,第五天 251
练习 252
激励他人 252
进程检查 254
每周反思 255
个人路线图 255
SMARTER 目标 256
第十章沿着路线图继续前进 257
让我们先回顾之前的练习 258
再次发出征求反馈意见的邮件 259
进程饼状图 259
写给更好的自己的一封信 261
亲爱的未来的我 262
来自过去的我 262
致谢 265
摘要
     我们只是人类罢了 我们只需要一个唤醒呼叫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在人们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前,我在伦敦乘坐地铁朱比利线去上班,车厢里都是人,站着的人们都在拼命地避免侵犯他人的空间,避免眼神接触。专享的声音就是地铁运行时发出的“轰隆隆”的震动声,没人说话。这是地铁上的常态,是我们的生存本能,是我们在那种环境下进行的自我保护(疫情暴发后更是如此)。然而,地铁突然停止运行,所有灯光都熄灭了。车厢里非常黑,人们纷纷打开手机上的照明功能,车厢亮起来的瞬间给人一种充满魔力的感觉,而更有魔力的,则是人们开始互相交流的情景。 此时仿佛一个隐形的开关被打开了,陌生人开始彼此聊起地铁突然停运的事。在广播通知乘客地铁出现电力故障,5分钟后将重新启动的时候,人们开始闲聊起来。坐在我旁边的女士告诉我,她正准备去见自己的女儿,她要在丽兹卡尔顿酒店请女儿喝下午茶,把这个意外惊喜当作礼物庆祝女儿的生日。我对面的一个年轻人说他为即将参加的工作面试感到紧张,他说自己大学毕业后已经有六个月没有找到工作了。 坚冰被打破,人们能够彼此共情,这番场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尽管只有5分钟,但却很好地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联结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只需要充满信心,我们就能建立这种联结。归根结底,我们都是人类中的一员。 有时我们只需要用一种催化剂去提醒并鼓励自己与他人互动、共情,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与大环境带来了太多让人分心的元素,使得“真正做一个人”变得越发困难。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真正的唤醒呼叫,我记得在封闭管理的最初几周,整个世界仿佛“苏醒”了一样。讽刺的是,强制性的隔离反而将人们团结在了一起,邻居们第一次进行交流、互相帮助,社区也在周年大庆时组织了遵守社交距离相关规定的街道派对。类似Zoom和WhatsApp这样的社交媒介帮助人们保持联系,我们与陌生人的交流比以往更多了。 可危险在于,随着生活恢复正常,我们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同时还要面对更依赖科技这一新挑战。因此,我写本书就是希望成为促使你改变的新的催化剂,因为我相信现在就是珍惜、拥抱人性的很好时机。你目前所拥有的某些并不完美的特质也许将会帮助你脱颖而出,让你在现在和未来保持竞争力。你是一个优秀、情感丰富、不完美且脆弱的人,这是件好事。 机器人不是正在路上——它们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不要否认自动化这个现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不是正在路上,而是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家关闭的购物中心里,有什么东西在半明半暗的环境中移动。这个东西在一家服装店门口停下了,用强光照射商店的展示橱窗。商场没有警铃大作,没有保安飞速跑来。这个东西是智能紫外线消毒机器人(Sunburst UV Bot),它可以发射出功率高达1000瓦的短波紫外线,足以“分裂任何病毒的DNA链”。智能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每晚都会出现在新加坡的多个购物中心和医院里,它做的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人类做的工作:清扫。 在新冠疫情暴发前,有人估算,到2030年,英国人预计将因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而损失900万份工作,丢掉工作的不只是蓝领,也有白领。企业在未来出现流行病疫情时要寻求自保,因此这一趋势还会加速,而且我们不得不认清的一个现实是机器人不会生病。此外,如今我们对自动化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有些人甚至偏爱机器人,因为他们觉得让机器人(而非活生生的人)提供服务更有安全感。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