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域文化与唐诗之路

地域文化与唐诗之路

  • 字数: 3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戴伟华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578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地域文化与唐诗之路》一书采用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建构唐代诗歌创作的动态结构,尝试从文化或文学发生学的角度去探讨唐诗体式和题材的演变,进而呈现唐诗之路的部分面貌。作者对唐诗创作分布格局及其意义的分析突破了原有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中心平衡和转移的观点;论述了诗人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断续和相斥的多种形态,揭示出诗人生存状况和思想的联系和冲突;引入弱势文化的理论,对贬谪诗和边塞诗进行更高理论层面上的阐释。
作者简介
戴伟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省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社科联顾问,广东省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刘禹锡研究会会长、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连续获得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唐方镇文职僚佐考》等11部。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
第二节 地域文化研究材料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节 唐代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的检讨
第五节 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设想和目标
小结
第二章 籍贯与文学——对地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的静态描述
第一节 诗人占籍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第二节 文士籍贯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文士籍贯地理分布的状态及其内涵
小结
第三章 诗歌创作地点和地域文化
第一节 唐诗创作地点考
第二节 唐诗创作分布格局
第三节 唐诗创作分布的意义
小结
第四章 地域文化的表述与诗歌创作(一)
第一节 唐诗中所体现出的区域文化意识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区域重点及其文学表现——以交通、城市、隐逸与文学为例
小结
第五章 地域文化的表述与诗歌创作(二)
第一节 文化的历史传统与诗人生存的地域空间
第二节 古都文化在诗歌表现中的差异——以金陵与洛阳为例
小结
第六章 弱势文化区域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文化弱势区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域外文化与创作——对义净诗二首创作背景的推测
小结
第七章 余论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晚唐袁州诗文
附录三 唐代“蒲州—太原”沿线文学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