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 字数: 3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 作者: 王立胜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62285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相结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论断和重大战略进行理论研究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中华新文化的设想。全书坚持大历史观,站在历史高度深入挖掘和准确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相结合”等重大论断内在的理论和历史逻辑,深化了这些重大论断的学理化研究。
作者简介
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理事长、主席,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兼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疆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现代性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农村研究的中度视野》《中国农村现代化:思路与出路》等著作。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等。在(认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学动态》蝌学社会主义》《现代哲学》《求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人民网、光明网等全文转载,获得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目录
上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考
第一章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代性建构历程
一、什么是中国道路
二、中国道路的现代化本质:对中国现代性的追求
三、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问题:寻求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意识
第二章 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逻辑、现实表达及其内在问题
一、西方中心主义的哲学根源
二、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源流
三、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形式及其弊病
第三章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类文明意义
一、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及其文明论缺憾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及其文明论内涵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诉求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力量源泉
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启示
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着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四章 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看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现代文明观念的意涵
二、中华文明的儒家传统及其包容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探索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论形式
第五章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探索历程看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方向的历史选择(192l-1949)
二、对苏联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学习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1978)
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1978-201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中国道路的坚持和发展(2012年至今)
五、百年经济探索的基本经验及历史贡献
第六章 重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新中国70年的理论探索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探索
二、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大讨论推进理论的延续与发展
三、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完善
四、新时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意义
第七章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逻辑的枢纽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视角
二、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枢纽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的理论传承逻辑
三、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枢纽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紧扣新时代主题的社会结构逻辑
四、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枢纽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体系逻辑
第八章 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经验升华
一、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一重要思想路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道路的经验升华
二、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坚持和运用“六大科学思维方法”破解我国前进道路上各种发展难题的经验升华
三、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坚持和运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理念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经验升华
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坚持和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经验升华
第九章 新发展阶段:需要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
一、阶段性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迈向共产主义目标的必然环节
三、新发展阶段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
四、新发展阶段具有初级阶段性与过渡性
第十章 以共享发展促共同富裕:理念、挑战与路径
一、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共同富裕
二、挑战:收入差距和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三、经济发展成果共享:脱贫攻坚增强贫困人口获得感
四、公共服务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低收入群体的福利
第十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意蕴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未来趋向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