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反垄断罚款制度研究

反垄断罚款制度研究

  • 字数: 34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王健,方翔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63688
  • 版次: 1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反垄断罚款的设定方式与发展态势、反垄断罚款的威慑理论及其应用、反垄断罚款的不确定性及其克服、反垄断罚款并科没收违法所得的困境及其破解、反垄断罚款裁量基准的现实解构与制度优化、反垄断罚款与竞争合规、民事赔偿制度的协调,以及我国反垄断罚款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全面论述。
作者简介
王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经济法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杭州大学法学学士,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才、第二届浙江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兼任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亚洲竞争法协会副主席、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会长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20余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独著《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基本原理与外国法制》,合著《反垄断法实施问题研究》和《反垄断法——转变中的法律》,组织翻译《反垄断罚款指南》。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并多次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方翔,1993年生,安徽芜湖人,浙江理工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竞争法研究,先后在《法学》《社会科学战线》《法治研究》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青年优秀论文奖、首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荣誉。
目录
绪论我国反垄断罚款的现状
第一章反垄断罚款的设定方式与发展态势
第一节反垄断罚款的设定方式
一、反垄断罚款的概念和种类
二、反垄断罚款的设定方式
第二节反垄断罚款的发展态势
一、反垄断罚款立法的发展态势
二、反垄断罚款实践的发展态势
第二章反垄断罚款的威慑理论及其应用
第一节法经济学中的威慑理论与反垄断罚款的设定
一、威慑理论的演进
二、威慑理论与反垄断罚款的设定
第二节威慑理论在反垄断罚款制度中的应用
一、反垄断罚款规定体现威慑理论
二、威慑理论适用的现实局限性及改进思路
第三节以威慑理论为指导完善我国反垄断罚款制度
一、我国反垄断罚款制度威慑不足
二、我国反垄断罚款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特殊情形下罚款威慑力不足问题及其完善
一、尚未实施垄断协议的经营者罚款的威慑力不足问题及其完善
二、行业协会组织垄断协议法律(罚款)责任的威慑力不足问题及其完善
第三章反垄断罚款的不确定性
第一节从典型罚款案例看我国反垄断罚款的不确定性
一、我国反垄断典型罚款案例的梳理
二、典型案例揭示了我国反垄断罚款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克服反垄断罚款不确定性的目标、路径和方法
一、目标确定:追寻绝对确定还是相对确定?
二、路径依赖:罚款指南还是司法审查?
三、方法选择:二步法、三步法还是六步法?
第三节走向弹性而确定的我国反垄断罚款制度
一、从不确定性走向相对确定性
二、依赖罚款指南主路径实现反垄断罚款的确定性
三、基于裁量方法落实反垄断罚款的确定性
第四章反垄断罚款并科没收违法所得的现状及其完善
第一节我国反垄断没收违法所得适用的现状
一、反垄断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梳理
二、实践与立法
三、违法所得计算的模糊性
四、威慑不足和威慑过度
第二节没收违法所得在反垄断行政处罚中的地位
一、整合没收违法所得功能的罚款中心主义是主流模式
二、没收违法所得与罚款的复用模式
三、兼具没收违法所得与罚款功能的课征金制度
第三节改善现状的思路和对策
一、近期解决思路和对策
二、远期解决思路和对策
第五章反垄断罚款裁量基准的现实解构与制度完善
第一节反垄断罚款裁量基准的实证分析进路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来源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
三、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我国反垄断罚款的裁量基准
一、单因素分析:对罚款比例具有显著影响的裁量因素
二、多因素分析:裁量因素对罚款比例的影响
三、我国反垄断罚款裁量不成文基准
第三节我国反垄断罚款裁量基准的完善
一、制定成文裁量基准实现裁量因素的具体化
二、基于罚款裁量方法实现裁量因素的类型化
三、采用综合计算模式实现裁量效果的格次量化
第六章反垄断罚款与竞争合规、民事赔偿制度的协调
第一节反垄断罚款与竞争合规的协调
一、竞争合规的内在动因
二、强健有效的竞争合规
三、协调反垄断罚款与竞争合规的三种机制
四、构建反垄断罚款的竞争合规激励机制
第二节反垄断罚款与民事赔偿制度的协调
一、反垄断民事损害赔偿的威慑效果
二、反垄断行政处罚(罚款)与民事损害赔偿的整体威慑效果
三、整体威慑目标下的反垄断行政处罚(罚款)和民事损害赔偿的协调
四、结论
尾论反垄断罚款制度的革新
一、走向罚款中心主义
二、走向罚款结构主义
三、走向罚款整体主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