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坊巷谍影

坊巷谍影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黄国敏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50305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坊巷谍影》由黄国敏著
作者简介
黄国敏,福建罗源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经济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罗源一中校长,罗源县县长,福建电影制片厂书记、代厂长,福建省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工业处处长,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致力于罗源县扶贫开发。组织拍摄多部影片,其中《欢乐英雄》《阴阳界》曾获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曾主持数字福建主要工程建设。主要经济论文有《论宏观调控中的直接调控》等。 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出版有中篇小说集《黄国敏畲族风情小说选》,长篇小说《男人的另面》《美丽上海》《坊巷贵裔》和两集《黄国敏影视作品精选》。剧本《山哈闹海》正筹备拍摄,列入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年度百部重点电视剧、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五大工程”重点影视项目。
目录
一、波士顿中国城/1
二、寿山田黄石/23
三、华梅高科/45
四、星空酒吧/72
五、春申脑图谱/86
六、夕阳红协定/110
七、坊巷贵裔/134
八、黄巷传奇/160
九、弥勒献瑞/189
十、热风那个吹/219
十一、心灵图像/253
十二、尾声/279
摘要
     一、波士顿中国城 1 一个夏夜,吹着热风。波士顿大名鼎鼎的塔夫脱医学院神经科学中心的一个实验室灯火通明,计算神经专家莘迪正坐在一台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编辑着反锁和自毁程序。当然,她没有忘记那蓄谋已久的用近期新的特殊材料石墨稀纳米盘给拷贝了一份,然后再安上反锁和自毁程序,这里存贮着她和爷爷王家栋呕心沥血研究了十多年的人类第一次发现的神经代码…… 莘迪关好电脑,熄灭室内灯光,下楼开车回到中国城爷爷的寓所,已是凌晨2点钟了。 这是一栋28层高、从高速公路进入波士顿城市时推荐阅读到的地标式建筑的顶楼的一套房间。王家栋原先住在波士顿郊外一个农场,那是他父亲从台湾移民美国后购置的产业。王家栋85岁时因车祸瘫了双腿,坐上了轮椅,在郊区饮食起居医疗不便,在中国城这项大型发展计划获批时就预订了这一套公寓。这里配有社区服务中心、购物中心等设施,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社区。王家栋孤身一人,莘迪就搬过来居住,一边研究,一边照顾爷爷。 莘迪打开房门时,客厅里弥漫着茉莉花的淡淡清香。落地窗门敞开着,爷爷穿着白色丝绸睡衣,坐在轮椅上,闻着那盆种养在白色瓷钵里的茉莉花。波士顿的金色夜空映衬着爷爷俊朗伟岸的身躯,强劲的热风抚弄着爷爷的白色丝绸衣裤,轻捋他的白色胡须,仿佛一幅淡雅俊逸的油画。每每看到这幅情景,莘迪心头总会涌起激情的涟漪,从内心深处牵引出对故国家园的渴望。 10年前,王家栋偶尔在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的网站上看到一则新闻资讯,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与姓名的先生向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捐赠了4幅老画像。这位神秘的藏家说,这些画像来自早年间三坊七巷里的老宅古厝,据推测,画上的人物都是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他可以辨认出几成,但不能百分之百地得出结论。为了保护好这些老画像,他把它们捐给了三坊七巷管委会。 这4幅画像,除因纸张腐蚀缺损部分外,大多着色仍然鲜艳,人物面部精准细腻。三坊七巷管委会表示,目前正找人鉴定这些老画像上画的到底是谁,但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节省时间精力,因此想向市民求助,看看有谁能尽快辨认出这些人到底是谁。半年过去了,有三位比较近代的人物经专家和市民鉴定取得比较一致肯定的意见而得以确认,而且也有较为充分的文史依据。只有其中一个头戴着碗帽,着对襟便装,留白色短须的老者,只有几分推测与回忆,没有任何文史依据肯定是谁。三坊七巷管委会再次在网上发帖征集辨认,引起王家栋的注意。他苦思冥想后回帖指认那个戴碗帽、着对襟便装的老人是他的爷爷。他记得很清楚,认得他,特别是那双眉毛和那对招风大耳朵,与他小时候见过的爷爷一模一样。 王家栋从小在三坊七巷长大,后来在上海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家去了台湾,后又赴美留学,晚年定居波士顿。虽然与老家音讯阻隔,但童年的印象尤为深刻。他说他们王家曾是福州富绅,三坊七巷名门。之前两岸交恶,没有回家寻宗认祖,两岸交好后他又忙于科研,后来年事已高又受伤致残,只能从报上、网上关注海峡两岸一举一动。他回了帖,并给三坊七巷管委会发了邮件,除指认出爷爷外,还提出王家在三坊七巷衣锦坊曾有过老宅故居,希望得以落实归还。三坊七巷管委会不久就回了邮件,说感谢辨认,感谢关心桑梓,关于老宅故居已派员调查核实,老宅故居已倒塌,剩下一块空荒地,但是否属于王家老宅,目前正取证,希望他抽空回国,寻宗认祖,寻觅故地,提供人证物证。 无独有偶,就在同时,福州市市长也收到一条不愿透露身份和姓名的邮件说,衣锦坊那块标注A6的至今找不到宅主的空地块,原是王姓人家的旧宅,虽然荒废多年无人指认,但实有厝主。听说当今上海巨富,福州市郊区岭上村人氏梅金,提出高价竞拍A6地块建设豪宅,他请政府三思谨慎行事。写邮件的人说,发了大财又想衣锦还乡,固然可以理解,但对于作为福州名片的三坊七巷的修复,政府切不可利令智昏,为区区几百万钱去买个历史的遗憾。 市长立即把这邮件批转给三坊七巷管委会。管委会立即发邮件向王家栋介绍市长批示。王家栋得知后,十分感动,他觉得现在的政府真的和过去的政府不一样,真是为民想、为民谋,特公平。他立即给三坊七巷管委会发了邮件,表示衷心感谢,并说由于自己行动不便,他会委派自己孙女莘迪回去商洽这件事。当然,他不知道那位市长也是三坊七巷的后裔。 从那以后,王家栋没有一天不上网看福州,看家乡,看三坊七巷,回想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回想自己的初恋……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