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互联网中的

中国互联网中的"共享/分享" 文化旅行及其意义生产

  • 字数: 1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赵珞琳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019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共享/分享”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组文化关键词,无论是在官方话语、业界实践,还是在普通网民的日常生活中都具有显著性。它们的含义既不同于英文中的“sharing”,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文化旅行、被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话语实践所建构,是多元主体持续对话、博弈的产物。本书综合运用话语分析、定性语料库分析、网页档案分析和网络民族志方法,对“共享/分享”在中国的历史沿革、互联网语境中的意义生产、网民群体的共享实践进行研究,用以考察它们反映了何种社会观念、社会关系结构并与之如何相互作用。
作者简介
赵珞琳,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传播创新研究》编辑。曾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多项国家基金课题。研究方向社交媒体、跨文化传播、互联网文化史等。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共享”: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
1.2“共享”、“分享”与“sharing”
1.3本书研究问题和章节介绍
第2章和概念一起旅行
2.1见微知著:概念的旅行
2.2追寻流星:看见消逝中的互联网历史
2.3关于“共享”,学者们说了什么?
2.4如何考察概念的旅行?
第3章“共享”和“分享”的历史旅程
3.1词典中的“共享”和“分享”
3.2“分享”含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基于语料库分析
3.3“共享”含义的双重层次
3.4本章小结
第4章社交媒体如何生产“分享”
4.1社交媒体及其技术话语
4.2“全球本土化”的中国社交媒体
4.3分享即参与——社交媒体的“潜规则”
4.4本章小结
第5章共享的社会实践——基于网络字幕组分析
5.1灰色地带的“盗火者”
5.2“共享”的文化生产/消费机制
5.3字幕组面临的双重困境
5.4本章小结
第6章共享社会中的“中国式自我”
6.1中国语境下网络化个人主义的迷思
6.2个体化进程与“双重自我”
6.3共享话语中的关系类型
6.4本章小结
第7章结语:当我们谈论“共享/分享”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参考文献
附录A样本网站列表
附录B访谈对象列表及访谈提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