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本质与审美本质

文学本质与审美本质

  • 字数: 3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董学文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309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董学文教授长期致力于文学本质、审美本质的研究。在本书中,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文献,秉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对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以及文学与审美、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做了严谨而深入的论述,对“实践本体论”和“实践存在论”等美学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辨析。本书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内容简介
董学文教授长期致力于文学本质、审美本质的研究。在本书中,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文献,秉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对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以及文学与审美、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做了严谨而深入的论述,对“实践本体论”和“实践存在论”等美学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辨析。本书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董学文,1945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教研室原主任、《北京大学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美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文学学科规划评审组成员,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编写组成员,“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编写组首席专家、主编,全国文艺思想研究会名誉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副会长。出版学术专著、译著、编著数十部,发表论文数百篇。
目录
文学理论史反思研究的意义(代序) 
第一辑
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
“审美意识形态”能成立吗?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
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辨析
关于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兼评“审美意识形态”说
文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意义和当代价值
在困境中突围——关于当前文学本质研究的思考
怎样看待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兼评“审美意识形态”说
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
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与文学本质问题——兼及“审美意识形态论”分析
文艺的泛意识形态化与文艺实践
文学本质界定与唯物史观
文学本质与审美的关系
意识形态与早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对“文学为意德沃罗基的一种”命题背景的考察
文学本质界定中“意识形态”术语复义性考略
一个长期被误用的文学理论概念——论文学本质不应直接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辑
“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本体观辨析——以“实践”与“存在论”关系为中心
“实践存在论”美学何以可能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缺陷在哪
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辨析
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再辨析——兼答复一种反批评的意见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人本主义问题——兼论《手稿》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分期
“实践存在论美学”与哲学人本主义
美学研究不应该回到人本主义老路——对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再批评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反形而上学的区别——评一种所谓“暗合论”的美学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