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运行逻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运行逻辑

  • 字数: 17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姚德薇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64240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互联网把现代性和全球化推向技术逻辑主导的新阶段,它正改变人类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风貌。本书从社会学视野考察社会认同在当代社会的分合散汇,梳理了社会认同的概念,明确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剖析了社会认同在历史语境中的演变和整合-分化-再建构的运行逻辑,分别对微观社会认同(心理认同、思想认同、利益认同),宏观社会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分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整合微观、宏观社会认同的建议 。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概况
二、研究视角、内容和结构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社会认同的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认同理论的研究史
一、自我意识研究
二、同一性研究
三、认同理论
第二节社会认同的理论发展
一、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同的发展
三、社会学对社会认同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认同的实现和应用
一、社会认同与社会整合
二、社会认同的实现方式
三、社会认同的应用
四、社会认同危机与人类困境
第二章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认同
第一节世界的全球化和网络化
一、全球化的世界
二、网络化的世界
第二节中国现代性的构建
一、社会结构的转型
二、中国现代性的特征
第三节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趋势
一、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特征
二、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社会认同的运行逻辑
第一节传统社会的社会认同
一、“共同体”的概念和理论
二、作为“场域”的古代共同体
三、近代“想象”的共同体
第二节现代认同的形成
一、现代共同体的建构
二、现代“隐忧”的共同体
三、现代认同的形成
第三节社会认同的运行逻辑
一、前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认同整合
二、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认同分化
三、互联网耐代的新社会认同建构
第四章网络化时代微观社会认同的分化
第一节社会认同的分化场所
一、“在场”的传统空间
二、“在场”的网络空间
三、“缺场”的网络空间
四、不同空间的社会认同
五、网络社会认同的不均衡发展
第二节网络化时代的心理认同分化
一、网络化时代的心理认同危机
二、个体自由与孤独加深
三、网络伦理的危机
第三节网络化时代的思想认同分化
一、网络空间的社会思潮
二、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传播
三、网络空间的思想认同分化
第四节网络化时代的利益认同分化
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认同
二、国家利益认同分化
三、集体利益认同分化
四、个人利益认同分化
第五章网络化时代宏观社会认同的分化
第一节网络化时代的政治认同分化
一、政治认同的含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认同的历史变迁
三、政治认同分化的根源
四、政治认同分化的表现
第二节选举认同的案例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相关概念界定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结论
第三节网络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分化
一、文化认同危机的根源
二、文化认同危机的表现
第六章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整合的探讨与建议
第一节网络化时代的微观社会认同整合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
二、宽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多样化
三、构建合理的利益认同
第二节网络化时代的宏观社会认同整合
一、建构更具共识的政治认同
二、建构共处的多元文化
第三节促进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整合的建议
一、研究社会时空与交往形式的复杂性
二、畅通社会表达的渠道
三、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