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课堂到课程 教师专业成长12讲

从课堂到课程 教师专业成长12讲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祖庆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03077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特级教师张祖庆送给教育同行的珍贵礼物。 拨开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迷雾,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方向,提供“脚手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特级教师张祖庆的网络研修课程“从骨干教师到很好教师”和“创新型教师12堂必修课”的精选集。上万名一线教师在听完网络课程后开启了专业成长之旅。收获了成长的喜悦。作者精选网络课程中备受好评的12讲内容,结集成书,以解答困扰很多一线教师的3个问题:教师如何获得专业成长?怎样才能上出有创意的好课?怎样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30多年的专业成长经历,结合多位教师朋友的成长故事,提炼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底层逻辑和路线图;展示了自己的10多个课堂教学案例,指引教师如何有创意地备课、上课;提供了自己开发的阅读课程、创意写作课程、电影课程等10多个课程案例,从课程的萌芽、开发、升级,到成果转化,清晰地解析了教师做课程的全过程。
作者简介
张祖庆,浙江省特级教师,谷里书院创办人。著有《张祖庆讲语文》《童年不可错过的文学课》《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如何从新手走向很好》《给青年教师的36条成长建议》《刚好遇见——张祖庆散文精选集》等,编著《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光影中的创意写作——46节电影作文课》等,主编“小语100课丛书”“名家笔下的中国老城市丛书”等。开有微信公众号“祖庆说”。
目录
推荐序 成长,是修炼出来的/李政涛
上编 从优秀走向很好
第一讲 走出职业生涯的洼地
第二讲 专注力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原动力
第三讲 教师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
中编 修行在课堂
第四讲 文本细读与教学设计
第五讲 怎样上有创意的好课(上)
第六讲 怎样上有创意的好课(下)
第七讲 怎样上好作文赏评课
下编 做自己的课程设计师
第八讲 做自己的课程设计9币
第九讲 整本书共读的应为与可为
第十讲 交际语境下的教材作文课程重构
第十一讲 儿童创意写作阶梯课程
第十二讲 我的电影课程的前世今生
后记
摘要
     第一讲 走出职业生涯的洼地 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我就树立了一个职业目标:成为一名很好教师。我认为,这对我来说无比重要。因此,我将第一讲命名为“走出职业生涯的洼地”。 一、如果生命是一条曲线 一位教师怎样从职初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再从骨干教师成长为很好教师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项关于教师成长的调查,调查表明:教学的前5年,教师的教学成果与教龄成正比;第5—8年,教师的成长普遍呈现平稳的发展趋势;在第8年后,教师的职业生涯出现分化,大约5%的教师发展成专家型教师,95%左右的教师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开始下降。 每位教师都有可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一位教师能否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关键看他业余时间是在自发地学习,还是在休闲娱乐。 根据我自己和身边很多教师的专业成长轨迹,我绘制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曲线图,如图1-1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其中读书时期是酝酿期,从教第1--3年是生长期,第4—8年是发展期,从第9年开始进入高原期。在高原期,也许你的论文写得不如以前出色,也许你上公开课时找不到灵感了,也许你的小学中级职称已经评上了,而评上副高、正高职称却遥遥无期,职业激情即将消耗殆尽。 于是,你停滞不前,职业发展陷入洼地。 此时,如果你能走出来,你就会迎来上扬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第二曲线;如果你走不出来,你就有可能慢慢衰败,最终成为学生讨厌、自己也讨厌的教师。 二、回首来时路 回首来时路,我的职业生涯的走势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1.起步海岛:差一点葬身大海 1989年暑假,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省温岭市东南部的龙门海岛工作。我所在的岛叫石板殿——龙门乡中心小学所在地。学校虽然是乡中心校,但是只有5个班级,137名学生。海岛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浪漫。学校食堂只在中午为老师们提供米饭,菜都是老师们各自在煤油炉上炒的。夏天缺水,用水还要到大约两公里以外的地方挑。生活艰辛,心情郁闷。于是,白天稀里糊涂混日子,晚上精神抖擞打扑克。就这样,我在苦闷中浑浑噩噩地熬过了第一年。 其间,同事带我到石板殿和横门岛之间的海峡游泳。两岛之间的距离不到300米,我以为凭借自己在湖水中练就的水性,这点距离,小菜一碟,于是玩起了仰泳绝技。没想到游着游着,我不是往对岸游去,而是被漩涡卷走,和岸边的距离越来越远。正当我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时,一艘渔船疾驰而来,好心的渔民抛下救生圈,把我救了上来。照理来说,我应该送渔民朋友一面锦旗,无奈囊中羞涩,我连锦旗都买不起,只能在心里千百次地感谢渔民朋友的救命之恩。 后来,每当我想起此事,都无比羞愧。无以回报,我专享能做的,就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教育渔民朋友的孩子。 从此,我开始用功起来。 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