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听剑楼笔记 书梦

听剑楼笔记 书梦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梁锦奎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736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继《花影》《云烟》之后的第三本文化随笔,以作者几十年读书、购书、藏书、写书过程中的感悟和追思为主要内容。作者在2016年《云烟》出版后即开始着手《书梦》的写作,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书梦》才是我一生都在为之准备的书,不能仓促交稿。也可能是太重视了,信心满满又恐慌不安。” 《书梦》论及书籍史、文学史及思想史等诸多领域,是一本谈书论道的小品文集。全书从不同视角讲述了书与人相遇、相契、相知的心灵故事,字里行间不仅传递出那些创造经典之作的中外哲人们对生命、对爱情、对人性、对历史变迁、对时代律动的体悟与思辨,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进行勘探的热忱与志趣。
作者简介
梁锦奎,1949年出生,祖居陕西省西安市。爱文学、艺术,好读书、藏书。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涉猎历史文化、经济研究、城市规划等领域。近年出版了文化随笔集《听剑楼笔记 花影》(三联书店,2014年)、《听剑楼笔记 云烟》(三联书店,2016年)。
目录

书海寻梦
一篇关于读书的成人童话
谈契诃夫小说《打赌》的两个版本
“又是个女人”
西尔维亚·比奇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写作,是丰富生活的途径
读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将洞察力和不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
奈保尔与《印度:受伤的文明》
不轻易赞颂未经生死考验的爱情
从凯莉·泰勒《天堂可以等》说开去
自然的人性与社会的人性
关于《廊桥遗梦》的两个话题
一部内容深刻的“苏修小说”
伊凡·沙米亚金的《多雪的冬天》
魔音入耳的处世法则与警世戒律
从《大伟人华尔德传》到柳宗元《三戒》
乡村空间自治变迁是历史合力的结果
从《中国的历史脉动》到《白鹿原》
童话是儿童的梦想天堂
从《快乐王子》到《大林和小林》
其言谆谆,其情切切
傅增湘《秦游日录》与《登太华记》
采书圆梦
路近城南已怕行,伤情
忆西安盐店街西头的“三才书店”
江湖夜雨十年灯
关于“书荒”岁月的几个片段
十分春色破朝来
“书荒”之后的二十年
“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失之交臂的一次“艳遇”
藏书,十年种木长风烟
舅舅淘来送我的古旧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
采书缀梦
乞身归来犹好书
藏书圆梦
旧梦相随
我来,我见,我征服
若干年前的读书笔记摘抄
有一个像样的冰川期
近几年的读书札记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路近城南已怕行,伤情 ——忆西安盐店街西头的“三才书店” 1966 年,书店被一群戴红袖章的中学生勒令停业并当街烧毁全部藏书,店主也被赶回原籍务农。1976 年后,店主回西安,家兄顾旧情安排他在街道办上班,工作稳定,得以善终。 陆游《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西安的城南也有值得魂牵梦萦的回忆,只是早已人事俱非。 从清初以来,西安城里的老户人家主要集中在城南,碑林、文庙、书院、省市报馆、图书馆、古旧书店等文化场所也在城南。全市最有影响的租赁书店 —“三才书店 ”就位于城南盐店街的西头。 家兄梁春奎从区政协岗位退休后,参与《碑林区志》撰写,有多篇关于区街文化典故的博客,其中一篇是《三才书店和古旧书店》,记叙了那年书店被“勒令当街焚书”的情形:“长发三才惊恐万分,慌张中连户口本同书一并投入火中,幸得人捡出。其后,随居民上山下乡,三才书店从此倒闭。1976年后,得以赦免返城,衣食无着。其时,街办正缺一全日门房,时为街办小令,遂嘱其担任之。 ”家兄的文章唤起我许多幼时记忆。略有遗憾的是有些地方述之未详,借机在此补足。 我家就在盐店街 盐店街东西走向,长约半里,实测 277.5米。街道中部北侧有寺庙曰文昌宫,庙巷北通西大街,正对都城隍庙。通过唐长安城地图覆盖考证,这里是唐皇城里的宗正府衙门和右领军卫衙门之间的街道。盐店街东头是丁字路口,连接唐长安中轴线上的朱雀大街。明清后城内这段朱雀大街曾名广济街,有寺院景龙观(后名迎祥观)。街西头是十字路口:西边梁家牌楼街,牌楼为清初建立,彰表的是清初名将、官至江南提督的梁化凤,现牌楼无存,唯留街名;北边是琉璃庙街,因屋顶使用琉璃瓦而得名;南边北四府街,是明代秦藩王四个王子的府邸所在。 同治四年( 1865)在这里设官营盐店。盐铁从汉代起就属官家专卖,是国税的重要来源。盐店开张后,每日有大量现金交易,外国银行和民间银号、钱庄纷纷前来设点收储和放贷,多达二十家,分布在盐店街和梁家牌楼北侧,成为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西安的“华尔街 ”。各路镖局、会馆也来此安营扎寨,比较有名的如东北“五省会馆”(原名八旗奉直会馆)就在盐店街中段,其他各省会馆分布周围街道,云集四海客商。这些商人日常消费、消闲场所,大都在附近的南院门、五味什字街和大小保吉巷,这里有民国时全市优选的西药店、老字号“藻露堂 ”中药店、西式电料行、高档洗浴中心“红星池 ”,有鲁迅等名人造访过的西安古旧书店、“四大名旦 ”之一的尚小云领衔的京剧院、冯玉祥倡建的卖日常小百货的第一劝业市场,还有大大小小的烟馆、妓院。如要烧香敬神,则到西大街对面都城隍庙去,庙门外有品牌楼,热闹类似北京的天桥广场,江湖把式你来我往,各色人等混迹其中。 1949年后,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官宦、富贾大多逃散或放弃产权交公,加之诸多会馆弃用,留下许多空宅院,多为明清和民国式样的四合院,新政府的工作机关于是陆续进驻。最早成立的市民政局就设在街东头南侧的深宅大院。 1950年,母亲在西木头市小学教书,全家住学校隔壁。1952年母亲调到市民政局,便搬家到盐店街 73号院,与民政局对门。民政局是一个四进院,所谓四进,指四个院子套在一起,以穿堂相通。进了大门,东西有相对的厢房,过一间“一明两暗”的穿堂,便到第二个院子,又是东西厢房,再过一个穿堂到下一个院子,如此四进。这种进深的院子有后门,供买卖杂物和清运厕所秽物的人进出。我三四岁的时候经常到局里玩,记得曾从盐店街机关大门进,从五味什字街后门出来。由于多是在下午机关下班时去,院子空荡荡的,我独自走过一个又一个小院还见不到人,会有点害怕。这个情景幼时经常在梦中出现:我怎么也走不到大门外,天快黑了,周围还传来门窗自动关闭声,令人心悸,想喊又喊不出声音。长大后,偶尔还做过这样的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