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共艺术何为? 国际视野下的北京大栅栏案例研究

公共艺术何为? 国际视野下的北京大栅栏案例研究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79282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共艺术何为(国际视野下的北京大栅栏案例研究)》是对2017年“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之“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在地性研究”项目的学术研究成果汇编。各方学者专家深入北京大栅栏地区展开调研,针对“大栅栏更新计划”中的改造案例,以跨文化视角对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环境功能性改善以及注重文化传承、居民归属感等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为公共艺术的理论建设、实践与教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录
序一:“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在地性研究”——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活动的启示
序二:全球视野下的公共艺术研宄
前言
一、在地性案例调研中的复合视野:公共艺术研究的新方法
维度交互与场域激活: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在地性研宄
多元语境下的公共艺术新视野
二、社区营造:公共艺术的社会效能及其适切性反思
情境·语言·策略:社区艺术形态及其适切性刍议
再导向: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参与型公共艺术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及介入模式:大栅栏更新计划研究
三、“微更新”实践:公共艺术、建筑、设计等科目间的跨学科探索与思考
微更新视角下的公共艺术创作路径思考:从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计划谈起
再论私密性:大栅栏城市更新公共艺术思考
四、理论哲思:公共艺术中的更多维度——公共基础设施中的史学与当下、“接触区”与“松茸生长结构”、“时间性”及学科边界问题
公共基础设施中的艺术:大栅栏案例
展示还是替代?公共艺术之于历史重建与当代城市规划的潜力
关于大栅栏城市发展的时间性问题
也谈公共艺术与建筑的学科边界问题:以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为例
视觉记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