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让生命幸福成长

让生命幸福成长

  • 字数: 21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殷复科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07739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思考沉淀和理论提升。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幸福教育”,含义是“让生命幸福成长”。本书第一部分以时间为纵线,简要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历,特别是担任实验中学校长的时期的工作与思考,梳理了“幸福教育”这一教学理念的萌发、成长和完善的过程。第二部分从幸福管理、幸福课堂、幸福教师、幸福学生、幸福家庭几个方面横向展开,具体展示了“幸福教育”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过程和丰硕成果。第三部分荟萃了作者的一些重要学术报告的讲稿和照片,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幸福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重要
目录
第一编个人成长:与人为善 用心工作
第一章一路走来
第一节求学历程
第二节一中任教
第三节考入县局
第四节调到明湖
第五节进入实中
第六节再到明湖
第二编幸福思想:办一所师生幸福的学校
第二章幸福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初步探索
第二节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第三节幸福教育思想的确立
第三章幸福教育思想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目标追求:办一所师生幸福的学校
第二节办学思路:质量立校、管理兴校、品牌强校
第三节工作准则:严、细、实、恒
第四节实中校魂: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第五节实中精神:团结合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追求很好
第三编幸福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四章让管理成就人的和谐、发展与幸福
第一节“公平、发展”的幸福管理理念
第二节“规范精细+”的幸福管理原则
第三节行之有效的幸福管理平台
第四节干部队伍是幸福学校建设的关键
第五节细节标志管理水平
第五章“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问题驱动课堂”
第一节“问题驱动课堂”的提出与探索
第二节“问题驱动课堂”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第三节“问题驱动课堂”的基本环节
第四节“问题驱动课堂”的基本策略
第五节“问题驱动课堂”的成效与发展
第六章教师是学校的主人
第一节“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
第二节教师成长共同体
第三节幸福教育大讲坛
第四节名校结盟
第五节专家引领
第六节培训提升
第七节《求索》校刊
第八节教师成长硕果累累
第七章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第一节育人目标
第二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第三节三个平台
第四节三个主题教育活动
第五节培养孩子的六个习惯
第六节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七节合作学习
第八节三个节日
第九节课程建设
第八章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同行者
第一节家校共育发展历程
第二节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同行者
第三节家委会建设
第四节家校共育工作坊
第五节家校共育的四大系列活动
第六节家校共育成果
第七节家校共育展望
附录
后记
摘要
     第一章一路走来 不忘初心,秉承良知;心系教育,善待他人;根植草根,播撒火种;行胜于言,成事成人。 ——自勉 东平,古称“东原”。“东平”一名则源于《尚书·禹贡》记载的“大野既潴,东原底平”。东平是一个文脉绵长、底蕴厚重的千年古县,拥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东平人。用勤劳的双手,使东平成为华夏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东平历史卜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罗贯中、梁灏、梁固、梁楷、刘祯等人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府学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交相辉映,形成了东平独特的文化氛围。 日月轮转,岁月交替,这片膏沃之地孕育了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它就是东平县实验中学。东平县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学”或“实中”)于1986年建校,三十多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教育底蕴,为国家培养了一位位社会栋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辉煌。2011年8月,我以全县第一名的竞聘成绩来到了这所学校,开始了我的校长生涯。 1971年5月20日,我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玄桥村,当时称“银山公社”,隶属于梁山县(1986年为了方便东平湖湖区管理,划归东平县)。家境的贫寒,锻炼了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梁山遗风,形成了我朴实、豪爽的性格;家中长子的身份,养成了我勇于担当责任的习惯。这些,都为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人格的基础。 第一节求学历程 我小学、初中都是在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学校卜的。初中当时还是联中,几乎没有专任教师。初中三年,没有一个专职的英语教师,都是高中毕业后代课的“老师”。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很低,每年仅有几个学生能顺利升学,其他人只能来年复读。当时的我学习勤奋,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深夜,要父母多次催促才肯七床休息,第二天则会听着火车笛声起床(我们村附近有个东银铁路,每天早晨6点会有火车鸣笛)。 1986年我初中毕业时,正值行政区划调整,我家所在的银山镇被划归东平县,迷茫中,我报考了东平一中。当时我们搭乘一辆小型拖拉机去州城考试,正式开启了求学之路。十分幸运,我被东平一中录取,成了东平一中27级学生中的一员。虽然成绩不算理想,但毕竟是联中里第一个没有复读就考上高中的学生,父母激动自不必说,在十里八乡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东平一中学习的三年,是我产生质变的三年,也是我收获优选的五年。我知道了原来生活的落后与封闭,知道了原有知识的贫瘠与匮乏,我看到了世界的精彩多样,我得到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谆谆教诲,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最终,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1989年,我被泰安师专政史系政治专业录取,开启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与转变。两年的系团总支副书记(书记由辅导员担任)、班团支部书记、系篮球队主力队员的历练,使我得到了成长和收获,最终完成了由求学者向育人者的蜕变。 第二节一中任教 1991年8月18日,怀着激动、紧张、憧憬的心情,我来到了分配到的学校,也是我的母校——东平一中。这里有熟悉的环境,有熟悉的老师。激动之余,我也立志要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像我的老师一样的好老师。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钻研,认真备课,不断努力,用成绩赢得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与肯定。 1992年暑假,领导找我谈话,提到学校为了涵养生源,需要强化我校初中班,要我去当班主任。我欣然同意一上:任伊始,我立刻全身心投入到这个班级的工作中,和孩子们一起,用勤奋和汗水,把它打造成了全校很优秀的班集体。那几年,我们班几乎取得了学校全部活动的冠军,班级文化课成绩也靠前。从初一到高中毕业,这个班我带了6年,与同学们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也是在带这个班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付出的艰辛、收获的快乐,体会到了教师的真谛,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我经常说,是这个班和这个班的学生,激励了我,锻炼了我,成就了我。 也是在1992年,学校领导发现了我,让我去学校团委,协助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抓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我也走_卜了“仕途”,有了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现在大胆起用年轻干部的管理思路也许就是受那时的影响)。从此,我与学校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早操、餐厅、晚休……每天早晨6点前到校,晚上10点后离校,一日三餐都要在食堂维持纪律。辛苦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1996年,我被任命为学校团委书记,成为当时县直学校最年轻的中层正职干部。 1995年,学校开始实行级部管理。我担任了级部主任,同时还兼任班主任、备课组长。24岁,正是梦想、激情、热血“爆棚”的年纪,繁杂的工作激起了我更大的斗志和热情。在管理和教学的双项磨炼中,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成长。1998年,27岁时,我成功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也是泰安市最年轻的一级教师。 在一中的十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十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靓丽的十年。在这十年,我逐渐完成了由稚嫩向成熟的蜕变,成长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