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观看的受众 视觉文本与接受研究

观看的受众 视觉文本与接受研究

  • 字数: 2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95268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视觉文化研究具有自身发展路径和演进逻辑,要考察观看与接受行为的理论脉络,就必须将受众观看与接受行为进行重构,主体对于视觉图像的分析、鉴赏和理解不再是一种纯粹生理维度的解析,而应当将其转化为一种主体的社会调适能力。观看与接受行为产生于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之中,受众所观察的对象成为一种意义话语有效解释,这就赋予了视觉文化研究以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权力结构等属性,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即文学、社会学、艺术批评和精神分析等诸多学术流派重新汇聚的理论场域,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逻辑观念而展开分析的。
目录
第一章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进路
第一节视觉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视觉文化研究的肇始
二、视觉文化研究的双重路径
三、视觉文化的技术边界泛化
第二节视觉可观察性与现代性
一、视觉的可观察性
二、视觉的形式主义
三、视觉文化与观看方式
第三节视觉文化的价值维度与观者中心
一、视觉文化的价值维度
二、“看”的受众中心
第二章主体性流变:观看的受众
第一节“看”的介入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二、“看”的浅析
三、“看”的利弊
第二节“看”的生理维度
一、联觉与通感
二、“看”的生理表达
三、“视觉文化时代”的诞生与思维可视化
第三节“看”的社会指向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美”
二、“视觉文化时代”的“丑”
三、集体“狂欢”背后的个体“虚无”
第三章文本再造:图像叙事与视觉化狂欢
第一节图像叙事
一、图像叙事的内涵
二、图像叙事社会
第二节多领域的图像叙事
一、艺术领域的图像叙事
二、图像叙事的政治和文化属性
第三节视觉化狂欢
一、仪式与狂欢文化
二、视觉文化的狂欢
第四章影像逻各斯:视觉霸权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语言的式微
一、逻各斯中心主义
二、语言中心主义
三、从语言中心到图像中心
第二节视觉中心主义
一、视觉中心主义传统
二、“观看”的理性建构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
第三节影像意识形态霸权
一、影像意识形态与政治
二、影像意识形态与经济
三、影像意识形态与文化
第五章商业资本逻辑:视觉消费主义
第一节消费社会
一、社会转型: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
二、消费社会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视觉消费特征
一、视觉消费:橱窗外的闲逛者
二、视觉消费快感:形象、符号与心绪满足
三、视觉进化:消费者地位的嬗变
第三节视觉偶像化与视觉符码化
一、视觉偶像化
二、视觉符码化
三、眼见为虚:拟真的符码社会
第六章视觉技术
第一节媒介视觉技术
一、视觉技术相关定义
二、观看的视觉技术
三、图像生产的视觉技术
四、图像传播的视觉技术
第二节视觉技术伦理
一、视觉技术与伦理观念
二、视觉技术正向伦理
三、视觉技术负向伦理
四、视觉技术伦理反思
第三节视觉技术与法律
一、技术与法律
二、视觉技术与法律的关系
第七章视觉修辞:符号意义的建构与解读
第一节视觉修辞理论的开创
一、视觉修辞的出场
二、视觉修辞的意涵
第二节视觉隐喻的意义建构:美丽事物背后的成见
一、生存隐喻
二、视觉隐喻内涵及表现形式
三、视觉隐喻修辞构建
第三节观者地位:视觉修辞意义的互文解读
一、如何解读视觉文本
二、图语互文:视觉修辞的图语共生
三、互文性反思:受众能动性幻象
第八章性别的凝视:视觉文化中的性别主义
第一节社会性别
一、性别的社会属性
二、性别与性别气质
三、性别气质构建
四、两性平等
第二节性别与“凝视”
一、凝视理论
二、性别凝视中的权力体系
三、凝视的社会文化分析
第三节视觉性别刻板印象
一、视觉转向中的刻板印象
二、女性性别刻板印象
三、男性性别刻板印象
四、性少数群体性别刻板印象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