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

  • 字数: 24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东亮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956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进行了研究,立足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深刻影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变化、时代价值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其有效加强的原则、方法、着力点以及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提供建议和启发。
作者简介
   张东亮,1978年生,河南新乡人,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互联网治理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内涵与理论资源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一话语与话语权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特征与构成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蕴含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要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三福柯的话语理论
四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第二章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变化与时代价值
第一节互联网的兴起及其本质、特征与影响
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二互联网本质的多维分析
三互联网的主要特性
四互联网对社会的双重影响
第二节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变化
一运行环境呈现出现实与虚拟相互交融
二话语主体的平等性与自主性得以提升
三话语内容的开放性与丰富性日渐彰显
四话语表达的互动性与通俗性不断增强
五话语载体趋向多样与融合发展
六话语效果变得更加复杂与难控
第三节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时代价值
一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力武器
二实现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三整合思想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保障
四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五人们摆脱异化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
第三章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空间拓展的机遇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型的机遇
三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的机遇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的机遇
第二节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国际挑战
一西方网络技术与管理霸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安全
二西方网络信息与语言垄断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拓展
三西方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导地位
第三节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国内困境
一不同阶层利益诉求的网络表达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凝聚力
二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网络传播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力
三各种社会负面信息的网络泛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
第四节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存在的主要局限
一教育者网络媒介素养不高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拓展
二话语内容疏离生活世界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
三话语表达不够科学合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
四网络平台建设存在问题阻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力
第四章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原则、方法与着力点
第一节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原则遵循
一坚持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二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
三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四坚持技术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五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第二节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方法探索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议题设置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把关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意见领袖法
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对话引导法
第三节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着力点分析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权
二抢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权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造权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权
五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
第五章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素养提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主动权
一提高教育者的网络参与意识与应用技能
二提升教育者的网络话语创新与开发能力
三增强教育者参与网络话语交锋的主动性
四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合理使用网络话语权
第二节范式转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力
一话语理念转换: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
二话语内容转换:从“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三话语方式转换:从“单向灌输”走向“对话疏导”
四话语传播转换:从“现实场域”走向“虚实结合”
第三节平台塑造:壮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网络阵地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平台建设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媒体创新发展
三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产品
第四节空间治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网络环境
一完善网络言论立法,规制网络失范言论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民理性表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