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 文物里的民俗节日

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 文物里的民俗节日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945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古人怎么过节,怎么结婚?咋穿好看,吃啥唱啥玩啥?《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文物里的民俗节日》再现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专家团队精心打造,送给孩子的博物文化启蒙课。< 2.知识点丰富,脉络清晰,从民俗的历史发展谈起,讲述了民间传统活动、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以及民间艺术等民俗节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以各博物馆和考古发掘文物为背景资料,拍摄近百张图片,图文结合,生动有趣。< 3.书中知识小档案的设置,延伸历史的知识点,让孩子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知识小提示的设置,提出问题,启发孩子去思考。< 4.四色印刷,知名文博专家、教育家周晓陆,考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后晓荣,博物馆研究员朱思红倾力推荐。
内容简介
古人怎么过节,怎么结婚?咋穿好看,吃啥唱啥玩啥?各个城市的婚葬仪式一样吗?你知道古代的民间艺术有多精彩吗?民俗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习俗,这些习俗来自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文学作品、民间习俗等。《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文物里的民俗节日》以各博物馆和考古发掘文物为背景资料,从民俗的历史发展谈起,讲述了民间传统活动、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以及民间艺术等民俗节日,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现代化,但传统的民俗节日却受到了冲击,哪怕是春节,年味儿都淡了,本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古人的生活样态,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去触摸古人温暖的生活气息。
作者简介
后晓荣,江西南昌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田野考古队领队,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和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学科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具有历史、古文献、考古、文物、历史地理等多学科教育背景和研究能力,同时具有多年一线田野考古工作经验和文物鉴定能力。近年来主要利用考古文物资料从事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研究方法。出版作品有《科学发现历史——科技考古的故事》《秦代政区地理》《战国政区地理》《悠悠集——考古文物中的战国秦汉史地》《穷穷集——古代文物与历史文化研究》等。 陈晓飞,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考古与博物馆专业,现就职于北京大运河民俗博物馆,文博馆员,主要从事文物研究、保管等工作,先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薛磊,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专业,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博物馆管理员,主要从事文物维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目录
第一章 走进斑斓多彩的民俗画卷
第一节 民俗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
第一节 春节
第二节 元宵节
第三节 端午节
第四节 七夕节
第五节 中秋节
第六节 重阳节
第三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民俗风情
第一节 北京民俗
第二节 华南地区浙江宁波民俗
第三节 西北地区陕西民俗
第四节 西南地区贵州民俗
第五节 东北地区主要民俗
第六节 华中部分地区主要民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