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植醇磷酸化途径调控光合作用分子机理研究

植醇磷酸化途径调控光合作用分子机理研究

  • 字数: 11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王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078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本书汇集了作者近10年的研究成果,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植基单磷酸激酶VTE6的功能及其影响PSI生物发生的分子机制。首次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植醇磷酸化途径参与叶绿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并进一步从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多方面系统性地分析了叶绿醌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植醇磷酸化途径中的关键酶——植基单磷酸激酶(VTE6)的功能及其影响PSⅠ生物发生的分子机制。第一次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植醇磷酸化途径参与叶绿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并进一步从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多方面系统性地分析了叶绿醌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其参与光系统Ⅰ复合物生物发生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完善叶绿醌生物合成途径和了解PSⅠ生物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解和认识。本书适合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特别是光系统Ⅰ复合物研究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光合作用
1.1.1光合作用场所
1.1.2叶绿体结构
1.1.3光系统Ⅰ复合物结构
1.1.4光系统Ⅰ复合物电子传递链
1.2叶绿醌(维生素K1)概述
1.2.1叶绿醌的发现及其化学结构
1.2.2叶绿醌性质及其生物学功能
1.2.3植物中叶绿醌的检测与分布
1.2.4植物中叶绿醌生物合成途径
1.2.5蓝藻中叶绿醌生物合成途径
1.2.6叶绿醌维持PSⅠ的功能研究
1.3生育酚概述
1.3.1生育酚的结构
1.3.2生育酚的分布及功能
1.3.3生育酚的生物合成途径
1.4研究设想及意义
第二章植醇磷酸化途径参与叶绿醌生物合成研究
2.1研究方案
2.1.1研究材料
2.1.2研究方法
2.2拟南芥vte6突变体的表型、鉴定与互补研究
2.3VTE6参与植醇磷酸化途径合成植基二磷酸
2.4植醇磷酸化途径参与叶绿醌的生物合成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vte6突变体的光合特性研究
3.1研究方案
3.1.1研究材料
3.1.2研究方法
3.2VTE6蛋白特性研究
3.2.1VTE6蛋白同源性比对及其亚细胞定位分析
3.2.2vte6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3vte6突变体的波谱学分析
3.4vte6突变体PSⅠ互补量子产量分析
3.5vte6突变体稳态蛋白水平分析
3.6vte6-3突变体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叶绿醌调控PSⅠ的生物发生机理研究
4.1研究方案
4.1.1研究材料
4.1.2研究方法
4.2vte6-3突变体PSⅠ相关基因稳态转录水平分析
4.3vte6-3突变体PSⅠ蛋白翻译与合成分析
4.4vte6-3突变体PSⅠ复合物的组装分析
4.5vte6-3突变体PSⅠ复合物稳定性分析
4.6vte6-3突变体对高光的敏感性分析
4.7vte6-3突变体活性氧测定
4.8本章小结
第五章集胞藻6803中s//0875的基因功能研究
5.1研究方案
5.1.1研究材料
5.1.2研究方法
5.2Δs//0875突变体的构建与生长特性分析
5.3Δs//0875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测定
5.4Δs//0875突变体叶绿醌、质体醌-9和生育酚含量测定
5.5Δs//0875突变体光合特性分析
5.6Δs//0875突变体稳态蛋白水平分析
5.7本章小结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附录
附录1本书所用拟南芥材料及培养条件
附录2所用引物信息
附录3中英文缩略词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