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载与二程的学术交往

张载与二程的学术交往

  • 字数: 1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张金兰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5594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张载与二程为主,对关学与洛学之间的思想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在收集整理文献的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将关洛关系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张载本人与二程交往和论学的阶段;二是张载去世后,二程批评借鉴张载思想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构筑起一个较为全面的关洛思想关系。文章一方面对以往经常涉及的老问题,如张载与二程的学术渊源问题,张载与二程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讨论,二程对张载“清虚一大”的批评等,从新的角度给予分析,使研究更为清晰而深透;另一方面对以往没有引起关注的问题,如张载、二程京师论易,张载、程颐对“勿忘勿助”的讨论,二程对张载心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等,给予重视并进行了详细地论证。对关洛学派关系研究而言,文章不但从广度而且从深度都拓展了研究的视域。
作者简介
张金兰,女,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集宁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学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宋元明清哲学、儒释道与蒙古族思想文化交融。先后在《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十多篇论文。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二关洛学派产生的文化背景
上编张载与二程四次论学(1056—1077)
第一章第一次论学:京师论学(1056—1057)
第一节 张载、程颢、程颐生平
一、张载生平
二、程颢生平
三、程颐生平
第二节“京师论《易》”
一、“京师论《易》”之经过
二、“京师论《易》”隐含之问题
第三节“关学不出于洛学”之考论
一、从“京师论《易》”论“关学不出于洛学”
二、从学派创立先后再论“关学不出于洛学”
第二章第二次论学:定性工夫(1058—1060)
第一节《定性书》释义
第二节《横渠易说》成书考证
第三节《横渠易说》中“定”之内涵
第四节张载、程颢“定性”工夫之比较
一、张载与程颢“定性”工夫之差异与会通
二、“以程解张”出现之误读
第五节张载、程颢“定性”工夫讨论之意义
一、理学两种工夫路径之呈现
二、为儒家以“止”代替佛教之“定”打下基础
三、为学者们提供“入德之途”
第三章第三次论学:“虚无即气”与“勿忘勿助”(1069—1070)
第一节“虚无即气”之论
一、“虚无即气”之由来
二、张载“虚气关系”略论
三、程颐“余论”略析
第二节张载、程颐对“勿忘勿助”之诠释
一、张载与程颐对“勿忘勿助”诠释之差别
二、“勿忘勿助”讨论之意义
第四章第四次论学:“穷理”与“政术”(1076—1077)
第一节张载、二程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讨论与诠释
一、张载、二程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辩论与诠释
二、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再论张、程修养工夫之异同
三、张载、二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异解之根源
四、张载、二程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与其它命题互诠
第二节张载与二程论“政术”
一、论政
二、论礼
三、论井田
下编二程对张载思想之批评与借鉴(1078—1107)
第五章二程对张载宇宙论思想之评说及发展
第一节 从“太虚”到“天理”
一、二程对张载“太虚”观之批评
二、二程之“天理”观
第二节张载“天人合一”与程颢“天人本无二”
一、张载“天人合一”命题之提出
二、程颢“天人本无二”的思想
三、“天人合一”与“天人本无二”之差异与会通
第三节程颐对张载气论之批评
第六章二程对张载心性思想之评说与继承
第一节二程对张载心性关系之评说与借鉴
一、张载、二程心性论概要
二、二程对张载心性关系之评说与借鉴
第二节程颐对张载“知”论之继承与发展
一、张载“知”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