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O. 塞尔柯克(Elisabeth O. Selkirk),美国有名理论语言学家、韵律音系学理论的主创人、韵律音系研究的探索者和引领者。1972年,在莫里斯•哈勒(Morris Halle)教授指导下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其后在麻州大学安城校区语言学系工作,1998年起担任该校语言学系主任,现为麻州大学安城校区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音系学理论、句法与音系界面。出版专著《英语与法语的短语音系学》《词的句法》《音系与句法:语音与结构的关系》等。近年来,塞尔柯克教授将韵律音系学与优选论相结合,提出了诸如MATCH等旨在解决音系与语法其他部分(如形态句法、语义)界面的制约条件,并在音系问题的处理上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马秋武,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韵律语法研究》主编之一,《当代语言学》等刊物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音系学、语音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优选论与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组构》《优选论》《西方音系学的理论与流派》《什么是音系学》等;出版译著《社会语言学》《拼凑的裁缝》《学做优选论》《词库音系学中的声调》《语调音系学》等。翟红华,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访问学者,山东省通用外国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学、音系学、语篇分析。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专译著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