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研究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荆世群,王文兵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357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合理张力的历史性建构为思想主线,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历程的系列理论环节,主要包括国民革命理论、苏维埃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本书适合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心转移
一、从社会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重心转移
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重心转移
三、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心转移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心转移的时代意义
第一章 国民革命理论
第一节 从社会主义革命到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心转移
一、初步阐明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策略
二、初步阐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任务
三、初步阐明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四、初步阐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第二节 国民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殊形式
一、国民革命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
二、国民革命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
三、民族革命、民主革命与世界革命融为一体
四、国民革命的两种可能前途
第三节 国民革命的激进化趋势
一、批判将国民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截然区分开来的观点
二、国民革命不可能由资产阶级领导而走向胜利
三、国民革命必然超越资产阶级革命而行向社会主义革命
四、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才能完成国民革命
第四节 国民革命理论的时代意义
一、首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二、初步建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合理张力
三、初步思考民族革命与阶级革命的辩证关系
四、明确提出反对“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第二章 苏维埃革命理论
第一节 从国民革命到苏维埃革命
一、国民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一体化思想
二、建立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权独裁制
第二节 苏维埃革命的基本逻辑
一、直接由国民革命失败所引发
二、国民革命的内在矛盾所致
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选择
四、直接体现斯大林“中国革命三阶段论”
第三节 苏维埃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第四节 苏维埃革命理论的时代意义
一、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转变
二、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的艰难探索
三、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张力
四、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建政建国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背景
一、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
二、国共两党的思想较量
三、回应民族资产阶级等“中间力量”的政治主张
四、回应社会舆论对国共合作的怀疑和忧虑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历史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四、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
五、阐明新民主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异同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时代意义
一、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
二、阐明中国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
三、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参照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内涵
一、社会形态转型与现代化转型的辩证统一
二、所有制变革与技术变革的辩证统一
三、制度改造和人的自我改造的辩证统
四、“三大改造”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双重逻辑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