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深耕大地 中国农业银行奋进七十年纪实
字数: 24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6-01
商品条码: 978752201624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53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3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由“历史记忆”“聚力三农”“服务实体”“温暖民生”等8个篇章组成,共计25万字。该图书用“综述”和“纪实”的表现手法,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全方位书写了农业银行七十年改革历程、巨大变化、感人故事和发展成就等,力争使读者既能鸟瞰全景,又能观照细节,获得整体而不失深刻的印象。
目录
第一章 历史记忆:一家发展历程独特而曲折的银行
一、综述:“四分三合”的发展与变迁
二、纪实
西交民巷27号的记忆与诉说
一张老照片的记忆
高规格的成立大会
岁月如歌扮靓“脸庞”
广告语的变迁
“一分一脱一剥”始末
大行蝶变
第二章 聚力“三农”:一家以服务“三农”为使命的银行
一、综述:耕耘“三农”热土
二、纪实
“三农”金融事业部制的改革与探索
“异军突起”的时代见证
不忘初心聚焦精准扶贫
定点扶贫的农行答卷
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
“惠农e贷”走进百姓生活
家门口的“银行”
第三章 服务实体:一家拥有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的银行
一、综述:金融活水润实体
二、纪实
金融引擎助力“大国工程”
金融之笔绘丝路
呵护我们的家园
普惠金融暖民心
迈向国际金融舞台
第四章 温暖民生:一家富有拳拳爱心和温暖情怀的银行
一、综述:将民生福祉扛在肩上
二、纪实
添彩百年大计
百姓安居工程的守护者
金融网点的华丽转身
请听农业银行好声音
四十年的牵手
第五章 金融戍边:一家不畏艰险和拼搏奉献的银行
一、综述:金融戍边勇担当
二、纪实
不能改变的庄严
中国“金融界碑”风采录
相伴北极光
阿佤百姓唱新歌
第六章 科技立行:一家勇于创新和挺立潮头的银行
一、综述:迈向数字化时代
二、纪实
回眸数据大集中
而今迈步从头越
“5G+场景”向我们走来
超级柜台提升客户体验
“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厘米”
第七章 党建领航:一家讲政治、守初心、担使命的银行
一、综述:党建领航促发展
二、纪实
迎接新“赶考”
网与格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第八章 文化铸魂:一家注重精神传承和文化底蕴的银行
一、综述:文化凝聚发展正能量
二、纪实
《中国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疫情面前显担当
样样工作争第一
雷锋银行
三、人物
永不褪色的“老农金”
……
摘要
一、综述:“四分三合”的发展与变迁 历经岁月沧桑,历史见证峥嵘。农业银行的奋斗历程,是我国农村金融和整个金融体系发展巨变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映射。 1951年,对于成立仅两年时间的新中国而言,正是百废待兴的艰难时刻。这一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7月2日,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27号的一座古朴、宁静的二层小楼中,农业银行的前身——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专业银行,在新中国金融目前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自1951年成立至今的70余载征程中,农业银行历经了“四分三合”的发展与变迁:1951年和1952年,农业银行第一次设立与撤销;1955年和1957年,农业银行第二次设立与撤销;1963年和1965年,农业银行第三次设立与撤销;1979年,农业银行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改革的步伐,第四次恢复成立,延续至今。 一分一合:新中国农民专属银行成立与撤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广大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继续推进土地改革,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195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正式颁布,新中国土地改革拉开了帷幕。从1950年冬天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三批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约有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①土地,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随即展开。 在国家加大农业生产力度的背景下,紧缺的不再是种子、锄头和口粮这些基础生产资料,更加需要的是抽水机、马拉农具和七寸步型等高级生产工具。如何发挥好金融机构资金融通的作用、充分组织资金支持生产,成为摆在党中央、政务院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为此,1950年12月,人民银行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农村土地改革后,帮助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是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设立农业合作银行是实现这个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经济恢复与发展,并逐步集体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此次会议上,《筹设农业合作银行提案》被讨论通过。1951年7月10日,政务院批复:“对农业合作银行正式建立,准予备案。”至此,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为人民银行领导下的专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与以后第二次、第三次成立的农业银行性质、任务等基本相同,因此金融界和专家学者把农业合作银行与后来的农业银行视为一脉相承。 农业合作银行的成立,让中国农民第一次有了专门为自己服务的银行机构。7月27日,政务院任命何松亭为农业合作银行经理,罗俊、乔启明为副经理。农业合作银行的具体任务是:依照国家预算,执行农牧水利、林垦合作社、企业机关的投资拨款工作,并监督其正确使用;依照信贷计划办理农牧水利、林垦合作社等长期贷款;编订农业合作社短期信贷计划并开展信贷工作;组织和领导农村金融工作及农村信用社工作。总编制为150人,设四个科,即:综合科、农业放款科、少数民族科、合作放款科。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未设立分支机构,基层农村金融工作仍由人民银行办理。 小账本记录大历史,小算盘折射大变迁。若将农业合作银行的成立放到更久远的历史时空中考量,我们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金融这种以钱生钱的高级工具,大多是为贵族和富人阶层服务的,何曾眷顾过穷苦农民。但是在新中国,这一切发生了变化。农业合作银行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轨迹。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三反”运动由此在全国拉开大幕。运动后期即“组织制度建设”阶段,人民银行总行开展了精简机构工作,于1952年7月撤销了农业合作银行,农村金融工作归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尽管仅仅存在一年时间,但丝毫不能埋没农业合作银行在此期间作出的重要贡献。在没有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农业合作银行围绕“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总方针,千方百计适应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执行农业水利林垦合作社的投资拨款工作,办理农牧水利林垦合作社的长期贷款以及组织领导信用合作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健康发展。 二分二合:“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得名与探索 1952年底,国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步骤地推进和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1953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农业合作化运动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到1954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已从1953年的14000个发展到95000个。支持和巩固近10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1953年7月,也就是农业合作银行被撤销仅仅一年之后,时任人民银行行长曹菊如就表示:“为了进一步帮助农民不断增加生产设备、扩大再生产,并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一个专门办理国家对农业投资和长期放款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