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

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

  • 字数: 40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毛林林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004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基于对费希特两个知识学版本《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与《知识学新方法》的文本分析,剖析费希特自由理论的关键性构件,阐述费希特自由理论的先验建构过程,整体呈现费希特自由的哲学体系的面貌。此外,基于对从费希特出发,经谢林、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及其发展逻辑的梳理,同时通过对比费希特自由理论结构与马克思实践政治结构的相似性,指示和论证了费希特自由体系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
作者简介
毛林林,女,湖南平江人,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员。2007入读南开大学,20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7年赴德国哈勒大学联合培养。2018年1月入职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费希特哲学)。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杂志发表文章若干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思想冲突中“自由”问题的中心化
第一节哈曼与自由问题
第二节康德的自由理论
一因果律与自由意志的二律背反
二实践自由
三自由感
四反思判断中的想象力与自由
第二章费希特与同时代哲学的对话
第一节费希特对康德哲学的继承与发扬
第二节费希特对莱因霍尔德基础哲学的继承
第三节费希特与舒尔茨的论辩
第三章一种自由体系的初次尝试
第一节自由自我的三大原则
一“大写自我”的提出
二知识学的三大原则
第二节理论知识学中的自我设定
一对理论知识学所包含的矛盾的提出
二对理论知识学中矛盾的克服
三对活动和交替之间相互规定的考察
四关于想象力所留下的疑问
第三节实践知识学中的自我与自由
一绝对自我与认知自我
二对的不断克服
三客体被区分为理想客体与现实客体
四“努力”是对自我的离向心活动的综合
五从努力出发达到感性世界
六想象力的“翱翔”
第四章以想象力为优选点的自由体系
第一节对想象力概念的回顾
一柏拉图理论中的想象力思想
二笛卡尔的想象力理论
三康德的想象力理论
第二节《知识学新方法》及其纲要
一关于《知识学新方法》
二对《知识学新方法》的纲要的分析
第三节从基础到被澄清的意识
一从实践与理智统一的自我出发的推演
二从意志个体出发的推演
第四节知识学的综合与想象力
一自我之内的多重综合
二自我的综合的可能性条件——想象力
第五章从费希特到马克思
第一节谢林的自由理论
一自由与必然
二上帝与自由
三小结
第二节黑格尔的自由理论
一对费希特理论的批判
二黑格尔的自由理论
三自由与国家
四小结
第三节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理论
一黑格尔之后的人格问题
二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理论
三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
四赫斯的行动哲学
五小结
第六章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希特元素
第一节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马克思
一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哲学的一般差别
二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具体差别
三小结
第二节对黑格尔哲学及其劳动概念的批判
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二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批判
第三节通过对象性活动建立起的关系结构
一对象性存在物与自然
二对象性活动与劳动
三对象性活动与自由
四小结
第四节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共性
一青年费希特与青年马克思的共性
二后期马克思思想与费希特理论的结构性相似
结束语理论之限度与超越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