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研究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研究

  • 字数: 2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许伟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464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面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的复杂情况,如何在“两个大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织激荡的背景下推进安全、智慧、有韧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推动力量,开启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升级,亟需系统地梳理和深入地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厘清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现实基础、思想资源、历史进程、伟大成果及基本经验。这不仅对全面阐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也对启迪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书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研究为题,力求通过系统地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总结其探索成果与基本经验,为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启示。
本书除绪论外,共分五章。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当代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趋势:城市化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势头
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城市化急速发展
三、城市对经济社会日益强劲的驱动作用
第二节 基于国情实际与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城镇化
一、紧张的人地关系与不均衡的资源分布
二、严重滞后的城镇化现实
三、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第三节 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二、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三、苏联的城市化道路
第二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
二、列宁:城乡结合思想
三、:城乡兼顾思想
第二节 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
一、城乡建设要尊重自然
二、城乡产业要“以农为本”
三、城乡之间要整体统一
第三节 现当代西方城市化思想
一、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
二、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
三、二元结构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第三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开创期
一、改革开放初期对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需要
二、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开创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守推进期
一、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形势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挑战
二、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入探索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坚守与推进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多方面拓展期
一、21世纪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要求
二、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全面探索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多方面拓展
第四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转型发展期
一、新时代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期待
二、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转型探索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转型发展
第四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重大成果
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本质规定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中国特色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坐标归属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一、中央政府和市场及地方政府三方推进
二、土地和人口双要素驱动
三、城镇规模多样化发展
四、城镇化资源供给的国内国际双重支撑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原则
一、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城镇化价值追求
二、实事求是的城镇化特色发展
三、开放包容的城镇化全面发展
四、积极进取的城镇化创新发展
第四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一、体制制度依托
二、城乡互动路径
三、城镇空间策略
四、区域发展战略
第五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依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
一、城市居民对涉及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城市公共安全的新需要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认同感和幸福感的新需要
三、防范权力扩张和资本扩张侵犯人民利益的新需要
第二节 立足新阶段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
一、立足城镇化发展新阶段调整发展战略
二、立足经济社会结构性新矛盾调整相关政策
第三节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机制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新表现
二、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因
三、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的路径
第四节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资源
一、城镇规模结构存在的新问题
二、城镇规模结构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城镇国土空间优化路径
第五节 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
一、城镇化建设中的能源资源困境
二、城镇化绿色发展之路
第六节 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建设特色城镇
一、用现代性取代传统性的城镇建设
二、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建设城镇的路径
附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城镇化建设及其未来应然走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