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

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

  • 字数: 3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赵鲁臻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313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项目批准号17FZS015)。选题以明末清初火器发展的衰落为背景,通过具体的战役、战斗、演习等案例,充分结合相关战术学知识以及军队建设、训练理论,对于以往研究中较为忽视的晚清军队战术、训练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证与分析,尽可能还原出湘军、淮军与新建陆军这些晚清重要军队的战术训练细节。运用各种图表详细梳理、分析了晚清湘军、淮军与新建陆军学习“西器”“西法”之后所发生的战术及训练上的变化,并且从思维方式的视角,探究了晚清中国军事落后以及军事现代化步履维艰的思想文化成因。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沉沦:明清之际战术发展的落后
第一节 火器时代早期的中西战术比较
一、明代后期军队的战术及训练
二、16-17世纪西方战术及训练变革
三、中西战术发展的不同走向
第二节 满洲骑兵的崛起与称雄
一、满洲骑兵的战术
二、骑射战术的完胜
三、红夷大炮的“神话”
小结:骑射战术的称雄与火器战术的落后
一、弓马何以战胜枪炮:一种解释
二、弓马战胜枪炮对火器战术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回归:湘军的战术及训练变革
第一节 书生何以立武勋
一、“近日尤怪事,往往爱谈兵”
二、“我不知战,但知无走”
第二节 编制、武器与基本战术
一、编制与武器简述
二、基本战术分析
第三节 实战表现与影响的扩展
小结:变革的意义与局限
第三章 转向:淮军改用“泰西阵法”
第一节 为何“坚意要学洋人”
一、孤军入死地:苏沪战场的环境
二、李鸿章的个人经历与品性学养
第二节 淮军战术在实战中的变化
一、“泰西阵法”的具体内容
二、参用西法:淮军战术的变化
三、融合中西:新战术初露端倪
四、自成体系:新战术粗具规模
五、平捻作战:新体系趋于完善
第三节 盛军小站练兵:淮系防军的个案研究
一、“利器足与西洋相埒”
二、从学英到学德:战术及训练的变化
三、貌新实旧的“西法练兵”
小结:淮军“西法练兵”缘何功败垂成
第四章 激变:甲午之后小站练兵的改弦更张
第一节 惨败之后的思想震动
一、“争言西学”:危机引发的思想亟变
二、“低心学西法”:军事领域的反思
第二节 袁世凯其人:主导者的特质
一、早年军事经历
二、个人行事风格
第三节 新建陆军的编制、训练及战术
一、编制、武备的变化及其意义
二、构造新军人:小站练兵的独特之处
三、基本战斗方式及攻防演习概述
小结:危机催生的激变及其隐忧
结语 不确定的遗产:传统思维方式与晚清军事现代化
一、文化基因: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
二、晚清军事现代化的瓶颈
三、以史为鉴:一些启示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