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王充闾回想录
字数: 27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充闾
出版日期: 2022-07-01
商品条码: 978730131025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9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7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揭秘性:看似平淡故事,却有不平凡的心路历程,真相如何? 2.轰动性:一位新中国培养的大家,却走出来今人难以走出的中国古代文人的路。由坎坷到成功,必有轰动效应! 3.励志性:一个农家孩子,成为当今少有的既是高级官员又是文史哲大家的“通才”,不励志都说不过去。 4.启发性:借鉴一位大师的人生经验,了解文学创作的甘苦与得失;为大众提供一些人生的参照,为写作提供一点切身的经验。 5.可读性:以特有的散文笔法娓娓道来,讲述写作及人生的事。困惑与希望、徘徊与前行……具有可读性,满满的正能量!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自己人生的经历来讲述文学的写作,是诗与人生的浑然结合。当代散文家、文化学者、诗人王充闾以他特有的散文笔法展开了一生的回忆——他在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走过的道路,从他幼年心中种下的文学种子到一步步走上文学的殿堂,摘取创作的桂冠,获得人生的累累硕果。这条路一走竟是将近一生,这一生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经过了那么多的事。这一切的茫然与选择、困惑与希望、徘徊与前行、挫折与成功等酸甜苦辣,尽在这本书中了。让读者了解一个人的人生经验,让读者了解文学创作的甘苦与心得,为青年人提供一个人生的参照,为写作者提供一点经验,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提供一些史料。是当今一本事与诗、才与情、思与理结合的雅俗共赏、的回忆录。
作者简介
王充闾:中国当代散文大家、文化学者、诗人。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兼职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做过教师、记者、机关干部,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辽宁作协主席。曾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项。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是当代历史文化写作的代表人物。
目录
自序
第一章起步(1941—1957)
第一节文学胎息
第二节童子功
第三节新天地
第四节“进错了门”
第二章“我生不辰”(1958—1976)
第一节毕业之初
第二节“鸬鹚的苦境”
第三节憧憬
第四节十年搁笔
第三章劫后复苏(1977—1984)
第一节喷涌
第二节导引
……
第四章变革中的升华(1985—1991)
第五章文园归去来(1992—1996)
第六章渴望超越(1997—2002)
第七章千秋叩问(2003—2007)
第八章人格图谱(2008—2012)
第九章创造性转化(2013—)
摘要
第一节 文学胎息 “胎息”一词用在这儿,意在状写孕育中的文学躁动,或日儿时文学气息的熏染。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还不是文学本身。 文学往往和童心、乡梦联在一起。可是,在我童年橙色的梦里,故乡的影像却并不是很清晰、很确切的。倒是一种童年的感觉,宛如一阵淡淡的清风,掀开记忆的帘帷,吹起沉积在岁月烟尘中的重重絮片。 哲学家罗素有言:“富有才华的个人发展,需要有一个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强求一致的压力的童年时代。”予生也鲁钝,谈不上“富有才华”,但幸运的是曾经拥有一个任情适性、随心所欲、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童年时代。我的“人之初”镶嵌在大自然里,整天同泥土、草木、虫鸟打交道,疯淘疯炸,无拘无管,尽管我未曾离开过故乡一步,最远的地方便是八里外的高升街了,却感到天地特别广阔,身边有享用不尽的活动空间。 其实,小时候的事情,未必就都那么美好,那么值得追怀、眷恋,无非是少年情事,烟景迷离,罩上一层半是实在、半是虚幻的诗意形态。飞逝的时光便是飞逝的生命,而“飞去的梦因为飞去的缘故,一例是甜蜜蜜而又酸溜溜的”(朱自清语);加之,人在髫龄,既不会有过来人的失路、迷途的悲哀与愧悔,又潜在地拥有人生取向、道路块择的广阔空间,一切都可以从头做起,因而总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又兼记忆是一种微妙而奇异的东西,许多人和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可是,经过岁月洪流的反复淘洗,在神思迷雾的氤氲中,它们会得到醇化,有所升华,好似深埋于地下的周鼎商彝,一经发掘出来,那些青铜器皿便会以土花斑驳的神奇色彩,令人刮目相看。——这大概缘于回思既往具有选择、过滤、补偿的心理功能,它能够把已经远哉遥遥的凄苦、沉重的境况,转化得如烟如梦,轻盈缥缈;能够把轻抛虚掷的青葱岁月重新召唤回来,予以心灵救赎。这样,人们就会拥有那种品尝存贮了几十年、上百年的陈年旧酿的感觉,在一种温馨恬静的心境里,向着过往的时空含情睇视。于是,人生的首尾两端,便借助回忆的链条接连在一起了。 写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青灯有味忆儿时》有如下的颠倒迷离的记梦文字: 这时候,仿佛回到了坐落在辽河冲积平原上的故乡。扑入眼帘的是笼罩在斜晖脉脉中的苍茫的旷野。梦寐中吟诵出这样一首七绝: 红蓼黄芦接远烟,一灯幽渺伴髫年。 茫茫旷野家何处?记得青山这一边。 这里的青山,特指医巫闾山。我的家恰好位于这座塞外名山的东南,属于内侧,因而称作“这一边”。 望中的流云霞彩、绿野平畴,似乎与儿时没有太多的变化。暌违多年的医巫闾山的清冷冷、水洇洇的翠影,依然伴着天涯云树,赫然闪现在眼前。尤其是在这气爽天高的秋日,那峭峻的山峦,绵绵邈邈,高高低低,轮廓变得异常分明。隐隐地能够看到山巅的望海寺了,看到峰前那棵大松树了,好像下面还有人影在晃动。看!那朵白云正在峰峦上飘动,刹那间,山峰便幻化作一个白胡子老爷爷…… 我把视线收拢过来,扫向这几分熟悉、几分亲切而又充满陌生感的村落,想从中辨识出哪怕是一点点的当年陈迹。不料,还没等我醒过神儿来,一转身工夫,血红的夕阳便已滚落到青山的背后,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晚归的群鸦从头顶上掠过,呱呱地叫个不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映衬着横无际涯的芦荡,白杨林发出萧萧的繁响,幽幽地矗立在沉沉的暮霭里。 荒草离离的仄径上,一大一小的两头黄牛,慢条斯理地走过来,后面尾随着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牧童。趁着晚风的摇荡,一支跑了调的村歌,弥散在色彩斑驳的田野里。惝恍迷离中,忽然觉得,那个小牧童原来是我自己,此刻,正悠闲地骑在牛背上,晃晃悠悠地往前走啊,走啊。居然又像是躺在儿时的摇篮里,“摇啊摇,摇过了小板桥”。伴随着母亲哼唱的古老催眠曲,悠然跌入了梦乡——这无异于博尔赫斯的小说,梦境中的梦境。 旧时月色,如晤前生。窃幸“忘却的救主”还没有降临,纵使征程迢递,百转千折,最后,也还能找回到自家的门口。 于是,我的意绪的游丝,便缠绕在那座风雪中的茅屋上了。 北风鸣呜地嘶吼着,朔风寒潮席卷着大地。置身其间,有一种怒涛奔涌,舟浮海上的感觉。窗外银灰色的空间,飘舞着丝丝片片的雪花,院落里霎时便铺上了一层净洁无瑕的琼英玉屑。寒风吹打着路旁老树的枝条,发出“唰啦、唰啦”的声响。这种感觉十分真切,分明就在眼前,就在耳边,却又有些扑朔迷离,让人无从捉摸、玩索。 茅屋是我的家,我在这里度过了完整的童年。茅屋所在的荒僻的村落里,不过是一条旧街,三四十户人家,“一”字长蛇阵般排成一列。前面是一座长满了茂密丛林的大沙岗子,沙岗子前面是一片沼泽地。清明节一过,芦苇、水草和香蒲都冒出了绿锥锥儿。蜻蜓在草上飞,青蛙往水里跳,沙鸥站在浅滩上剔着洁白的羽毛。端午节前,芦苇长到一人多高,水鸟便在上面结巢、孵卵,“嘎嘎叽”“嘎嘎叽”,上下翻飞,叫个不停。秋风吹过,芦花像雪片一般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