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世纪以来的国外

新世纪以来的国外"马克思热"

  • 字数: 2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许晓丽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013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界定“马克思热”概念和爬梳其相关历史的前提下,对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热”的兴起范围、形成原因、主要热点论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深入分析了其本质和影响,并在对其理论意义作出理性反思的基础上,总结了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镜鉴作用。
作者简介
许晓丽 法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外左翼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 项目一项、省厅级项目多项。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 概念界定与阐释
(一)“马克思热”的界定
(二)历次“马克思热”的梳理
四 研究概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三)本书创新点
五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二)研究重难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热”的兴起范围及其影响
第一节 国外“马克思热”的兴起范围
一 国外知识界的“马克思热”
二 国外左翼政党中的“马克思热”
三 国外社会团体中的“马克思热”
四 其他社会群体中的“马克思热”
第二节 国外“马克思热”的影响分析
一 引起西方社会群体性关注
二 未能成为西方意识形态主流
三 未能带来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复兴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热”的主要热点论题
第一节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解析
一 对国际金融危机原因的探讨
二 对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批判
三 对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批判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
一 对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反思
二 对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危机的反思
三 对新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思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论证
一 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论证
二 对恩格斯列宁理论科学性的论证
三 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科学性的论证
第四节 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论争
一 对资本主义前途命运的忧虑
二 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阐释
第五节 主要热点论题论评
一 主要热点论题总体审视
二 主要热点论题具体论评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热”的原因探究
第一节 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表现
一 “冷热交替”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二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
一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其特征
二 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弊端的充分暴露
一 理论层面
二 实践层面
三 意识形态层面
第四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断发展
一 世纪之交的国外马克思主义
二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外马克思主义
第五节 国外社会运动的风起云涌
一 世纪之交的国外社会运动
二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外社会运动
第四章 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热”的本质概括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综合性危机的体现
一 资本主义的综合性危机
二 “马克思热”是资本主义综合性危机的体现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现实不满的反映
一 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二 资本主义各阶层的表现
第三节 反思美式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社会主义思潮
一 对美式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反思
二 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思潮
第五章 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热”的意义反思
第一节 “马克思热”与西方社会思潮
一 21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思潮状况
二 国外“马克思热”对西方社会思潮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热”与国外左翼政党
一 21世纪以来国外左翼政党发展困境
二 “马克思热”与国外左翼政党的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热”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热”未能带来马克思主义的复兴
三 “马克思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热”的中国镜鉴
第一节 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一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二 抓住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机遇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
第二节 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资本主义自我修复机制不容忽视
二 把握新时代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实质
三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四 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第三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性体现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斗争性体现
四 以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