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22771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成语故事集,它汇集了中国古代许多优秀的成语故事,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成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成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一般的词语来具有非常明显的长处,言简意赅,结构谨严,凝练含蓄,富于哲理性而又形象鲜明生动,表现力特别强。因此,成语在人们的语言交往活动中广泛地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巨大功用。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2016年推出《刘心武文粹》26卷。
目录
杯弓蛇影
才高八斗
草木皆兵
程门立雪
唇亡齿寒
此地无银三百两
负荆请罪
管宁割席
邯郸学步
囫囵吞枣
狐假虎威
画龙点睛
惊弓之鸟
精卫填海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空中楼阁
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
乐不思蜀
买椟还珠
盲人摸象
磨杵成针
破釜沉舟
黔驴技穷
请君入瓮
人木三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顾茅庐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投笔从戎
图穷匕见
退避三舍
完璧归赵
亡羊补牢
卧薪尝胆
掩耳盗铃
扬扬得意
一鼓作气
迎刃而解
鹬蚌相争
朝三暮四
郑人买履
纸上谈兵
指鹿为马
自相矛盾
我的读后感
摘要
    一画
     一箭双雕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执掌后宫。她知书达理,宽厚仁德,从不给自己的家人和亲戚谋求官职、利益。不管是满朝文武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敬重她。
     有一次,唐太宗打算任命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为宰相,谁知,征询长孙皇后的意见时,她却说:“一国的宰相应该有容人的肚量,而我哥哥性情太过耿直,对看不惯的人和事从不肯容忍,出任宰相之职恐怕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另外,他又是我们的亲戚,如果被世人误解,影响也不好。天下有才能的人应该不少,何必一定让我兄长做宰相呢?”
     唐太宗觉得长孙皇后的话非常有道理,于是重新考虑宰相人选。这件事后来被长孙皇后的哥哥知道了,他非但不生气,反而认为长孙皇后的看法很正确。大臣们知道后,更是由衷地佩服长孙皇后的贤德和英明。
     在这个故事中,长孙皇后不仅成功地劝谏唐太宗选用合适的人才,同时也让自己获得了更高的威望。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箭双雕的成功范例。下面说说一箭双雕的起源故事。
     长孙晟,字季晟,南北朝时期洛阳人。他十分聪敏,不仅懂得排兵布阵,而且武功高强,尤其精通箭术。
     北周皇帝为了安抚突厥人,决定把公主远嫁给突厥首领摄图,并且派长孙晟率领部下护送公主。前往突厥的路途十分遥远,长孙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护送公主平安到达。摄图非常高兴,摆下酒宴,亲自宴请长孙晟。依照突厥的传统习惯,酒过三巡后大家要比武助兴。只见摄图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请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钱。只见长孙晟拿起硬弓,“格勒勒”一声,硬弓就被拉成弯月形,随后一支利箭“嗖”的一声射进了钱孔。霎时,叫好声不断,摄图也是连连惊叹。
     经过此事,摄图对长孙晟更为喜爱,恳请他留在突厥住一年。其间,摄图经常邀请长孙晟陪着自己一块去打猎。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突然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赶忙抽出两支箭递给长孙晟说:“能为我把这两只大雕射下来吗?”“一支箭就足够了!”长孙晟一边回答一边接过箭。只见他搭上箭,拉满弓,瞄准那两只正打得难解难分的大雕。“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被箭射穿,一起掉落到了地上。
     释义 用一支箭射中了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情,同时有两种收获。
     出处 唐?李延寿《北史?长孙晟传》。
     一窍不通
     商朝有个非常残暴的国君叫纣王,他不理朝政,荒淫腐化,特别奢侈。纣王宠幸妲己,和她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他还听信妲己的谗言,杀害了不少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使得朝野上下怨声不断。
     纣王的叔父比干是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看着纣王犯下诸多罪孽,实在忍无可忍,多次跑去劝谏纣王,希望纣王改邪归正,重整朝纲,勤政为民。
     梅伯也是一位忠臣,因为正直敢言而经常令纣王不快,后来纣王听信妲己的谗言,便无情地杀害了梅伯,还残忍地命人将其尸体剁成肉酱。看到纣王这么昏庸无道,比干就极力劝谏纣王不要错杀无辜,专宠妲己,听信谗言,误国误民。妲己得知比干如此劝谏纣王,怀恨在心,就想寻找机会加害比干。
     有一天,妲己对纣王说:“大王,比干不是自称忠臣吗?怎么才能证明他是忠心的呢?不如把他的胸膛剖开,掏出他的心来看一看。”纣王听后,称赞道:“爱妃真是聪明,我倒要看看比干的心有多忠诚。”
     纣王立即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
     这件事被记录在《吕氏春秋》中,书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就不会做出杀死比干这样的糊涂事了。”
     释义 七窍中没有一个窍是通气的。比喻对事物一点也不理解,一点也不懂。窍,通气的窟窿。古人把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和嘴称为“七窍”。
     出处 吕不韦《吕氏春秋?过理》。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