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乐·空间

诗·乐·空间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作者: 左芝兰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963722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绝美诗歌记录下百多年来的川人川事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作者创作的歌剧、大型交响合唱、音乐诗剧等五部文学剧本。《少成都,老成都》写成都市井,表现蜀人的乐观戏谑、执拗倔强、苦中作乐的品性,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音乐诗剧《怀园·怀远》,展现了部分民国琴人对古琴艺术的坚守和坚持,以及我国古琴教育事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大型原创歌剧文学剧本《王光祈》则展示了王光祈追求理想、谋求救国道路,由一位社会活动家成长为我国民族音乐先驱的过程。大型交响音诗《春在二〇二〇》,歌颂了疫情突发之际,医务人员打点行装、放下小家为大家,立即奔赴抗疫前线勇战病毒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精神。大型交响合唱《蜀道之上》,气势恢宏,歌颂新中国成立之后四川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作者简介
左芝兰 四川音乐学院教师,编剧。致力于音乐文学研究和诗歌、歌词及舞台剧创作。目前出版学术专著5部,创作歌剧4部,音乐诗剧2部,音乐剧2部,音诗舞剧2部以及舞台情景剧1部。部分作品参加全国巡演以及国外音乐专场演出。
目录
少成都,老成都
怀园·怀远
王光祈
春在二〇二〇
蜀道之上

摘要
     少成都,老成都 内容梗概 剧目立足于成都市井,以老成都院坝里的普通小姑娘鹦哥和她的小伙伴贯穿通篇,写他们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懵懂,也写他们成人后生活的酸甜。 全剧分上下半场。上半场写少成都。所谓少,既是指不老的童年,也是指童谣里不老的成都,童年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下半场写老成都。老者,久也。写成都地区的世情百态,表现蜀人的乐观戏谑、执拗倔强、苦中作乐的品性。童年天真烂漫的鹦哥与成人后酸甜苦辣的鹦哥并行不悖地存在于这个城市,勾描出老成都活泼泼的市相和温度。 结构布局说明 上半场:成人歌队(歌队1),儿童表演为主,借助游戏呈现童年成长主题 下半场:儿童歌队(歌队2),成人表演为主,借助市井生活呈现城市变迁 上下两部分汇聚,集中表现人与城市的主题:人是城市中的灵魂,城市是人的港湾。时代在变,城市在变,那份乡愁,那份眷恋,历久弥新。是为老成都,少成都。场景:成都市内某一院坝时间:头天傍晚至第三天清晨人物:共计50人左右,由歌队和演员两部分组成,有相 互穿插 鹦哥:“鹦哥”是成都地区普通的女孩名字,也指 “鹦鹉”,四川方言读作“恩哥儿” 毛娃:鹦哥的小伙伴。院坝里一起长大的小孩 其余小伙伴(牛牛、春哥、琳娃子等) 润儿:鹦哥女儿,可由童年鹦哥扮演 同理,润儿的小伙伴可由上半场鹦哥童年伙伴 扮演 妈妈、外婆、爷爷、奶奶、街坊、茶客、渔翁 各种小贩(货郎、捡瓦匠、磨刀客、卖零食百货等不一而足) 舞台人物布局说明 1.舞台上的人物一部分是歌队演唱者,一部分是参与嬉戏、表演的儿童,这两部分的角色有时也会相互渗透,甚至互换,从服饰、年龄上有意造成视觉上、时空上的冲击,从而更好地表达城市与人的主题。 2.剧中人物除了鹦哥、毛娃角色明确之外,其余成人、小孩只是年龄、身份上的标记,可以在上下场流动,以呈现发展的时代,持续、流转的风土和温情。 3.鉴于老成都院坝里常有邻里喝茶摆龙门阵冲壳子,舞台周边会闲置一些桌椅。由于每首歌段唱法和设计的不同,每首歌段歌队人数并不一致,因而不出场的歌者正好就填补了茶客邻里的角色,从而成为记忆中老成都的参与者,也是观看者、回望者。这样既避免了上下场的间离和混乱,又打破时空,超越于时空,正好回应了主题。 【上篇·少成都】 【字幕】 【少城】 从古蜀国开明氏开辟少城,少城见证了成都近3000年的发展与演变,是成都城市之根。其中最为外人所知的宽窄巷子是中国的满城制度的缩影,完整体现了清朝满城演变。是老外眼中最中国的中国,最成都的成都。 无少城,不成都。 场景:傍晚时分,老成都院坝 【“当!”一声川剧锣鼓,幕后一句四川腔传来: “幺儿嘞!快回来吃饭了啥!” 【幕启,一个成都地区随处可见的老院坝呈现于眼前,院坝里热闹非凡,三五成堆,大人们围着桌子抓两三颗花生米,抿口小酒,嗦一盏茶,摇着蒲扇摆开了龙门阵。小孩子们窜来窜去,玩着各种游戏:鹦哥和其他几个女孩正在玩编花篮、跳皮筋、跳房子……大点的男孩在斗鸡、抽陀螺、扇烟盒……一群小孩则玩老鹰捉小鸡,还有的更小的,则盘在老人腿上,奶声奶气地唱着,做着简单的手指游戏 【祖孙游戏场景:拉锯,斗虫虫 1.《扯锯,还锯》(合唱、轮唱) 童声念白:扯锯,还锯, 家婆门口有本戏。 请外孙儿,来看戏—— (游戏的小孩随机加入,边游戏边问答) 男孩:有没啥子好吃的—— 女孩:(莽声莽气,学男孩口气) 莫得啥子好吃的! 歌队1: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鹦哥:糖一包,果一包, 外婆给我做甜糕。 毛娃:(插嘴)吃一包,拿一包。 外婆夸我好宝宝。 歌队1: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歌队1:外婆问我妈妈好不好? 女孩:我说——好! 歌队1:外婆问我爹爹好不好? 男孩:我说——好! 合:外婆听了眯眯笑。 眯眯笑…… 童声念白:扯锯,还锯, 家婆门口有本戏。 请外孙儿,来看戏—— 男孩(合):有没啥子好吃的? 歌队:牛肉包子夹狗屁! P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