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吾土吾乡

吾土吾乡

  • 字数: 1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王怀凌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00468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吾土吾乡》由王怀凌著
作者简介
王怀凌,宁夏固原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诗集《大地清唱》《风吹西海固》。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及藏、蒙、朝鲜、维吾尔、哈萨克文。
目录
第一部分:顿家川——一个村庄的背影(2013年)
001顿家川
006清风寺
010戏楼
014教学点
017场房子
022水磨和油坊
025炮窑子
028堡子背后
031红垴湾
034二台
037盐池沟
040油坊河滩
044山神庙山
048消水沟
051六亩地头
……
摘要
     顿家川 我在一首诗中写到它——顿家川——“蜷缩在六盘山腹地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山村/卑微得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以前我说它灰头土脸,那是真实写照。但现在,尽管它偏僻、闭塞、贫困,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真正的灰头土脸相差甚远。不成想,我那自谦的话就像一句谶语,点中了小村的命门,而今它真格就灰头土脸了。其原因是,一条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开山劈石,百余辆大型机械从早到晚轰隆个不停,飞扬的尘土不但笼罩了整个村庄,也遮蔽了半个天空。水不再清了,天也不再蓝了,我的村庄彻头彻尾的灰着一张怨妇的脸。 我妈还住在村子里,很多和我妈年龄相当的老人都住在村子里。他们舍不得离开,也没地方可去。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小孩子都想办法转到城里享受寄人篱下的优质教育。因为老人的缘故,周末和节假日我都要抽空回趟老家,有时半天,有时一天,逢年过节会多住几日。在这些短暂的停留时间里,“我尽可能多在村子里走几个来回/给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壮壮胆/也打发这寂寞的时光”。我还会沿着乡间的小路,在儿时玩耍过的地方,少年时劳作过的地方走走停停,在记忆的长河中打捞一鳞半爪的碎片。那些温暖而又寒心的记忆往往让我的眼眶潮湿,心绪难平。 村庄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工程车和操着外地口音的陌生人在村东至村西专享的一条街道上往来穿梭。小商贩们也不失时机的开着蹦蹦车、手扶拖拉机摆摊设点兜售水果、鸡蛋、牛羊肉,回收啤酒瓶、废纸烂铁。我家院子像废品收购站一样堆满了杂物,都是些钢筋、水泥、木板等杂七杂八的建筑材料。我妈以看家护院为借口不肯随我去城里与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并一再申辩:“那些寄放在院子里的东西被贼偷了咱能赔得起吗?”其实,那些东西丢了压根儿就怪不到我们头上。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我家空着的房子已住了两茬外地民工,说是租房,结果都是一走了之,连一点音讯都打听不上。院子里堆放的材料,说好了给看护费的,至今也没见一分钱,没见有人来视察或过问一下。妈是不愿意离开她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村子,不愿意离开她朝夕相伴的老姐妹。妈说,说不定哪一天谁突然就走了,临走连个面都见不上。妈说这话时,一脸诚恳。我点点头,独自回城。 高速公路测量时,拆了几户人家,领到补偿款的人都没有重新选址新建,而是带着钱一家老小外出。顿家川和全国大部分农村一样,已留不住年轻人的情感和脚步,他们腰身一变成了打工者或农民工,从此,农民式微。但身份的转换没有带来地位的改变,他们仍然在社会的最底层,仍然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住在简易的工棚里或低矮的出租房里,吃着简单的饭菜,没有过上他们想象中的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却把宽敞的农家院落和碧水蓝天丢在脑后。我相信那些举家外出的人在村口挥手告别时,泪花儿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但他们脸上还强绷着笑容,只有村口送别的老人一个个老泪纵横。我妈肯定站在送行的人群中悄悄地抹泪。 出走,有诸多的无奈与流连,也有诸多的不舍与不甘。 我妈不离开村子的理由再直接不过了。 今年国庆放假,我回老家住了六天。听村里人说,顿家川马上就要搬迁了,或许先搬一半,或许全部搬走,或许年底开始,或许明年开春开始,搬到能灌溉上黄河水的地方去。就在假期的第一天,我的两个弟弟和堂兄去海子村为表弟一家送行。海子村整村搬迁到黄河岸边一个叫狼皮子梁的地方去了。我还亲眼见证,与顿家川交连地畔的马西坡村已不复存在。我舅舅家就在马西坡村,舅舅家房前屋后有几十棵杏树,都是姥爷种的麦黄杏,每年麦黄时节,杏子也黄了……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