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 数学为何能让世界更美好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 数学为何能让世界更美好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加)约翰·麦顿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385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数学能力是人人都可拥有的,还是只有少数智力出众的人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数学?数学不好会带来哪些问题? 加拿大数学教育家约翰·麦顿博士,根据自己和他的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经验催生了这样一种信念:人们普遍认为数学天赋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天赋。这是一个迷思,造成了学生在数学方面成绩低下。他还认为,这种假设也导致许多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极大的数学焦虑。麦顿将证明任何人都有能力在数学上取得高成就视为一生的工作。 数学是一种常识,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思考能力。但由于人们对数学的误解,多数人从来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数学天分。他们没有遇到相信自己的老师,被对智力的偏见困扰,过早放弃了对数学的兴趣。 对你我来说,学习基础数学,更多的是学会如何看出模式、如何进行逻辑和系统的思考、如何进行类比、如何感知风险、如何理解因果关系等关键技能。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越复杂,我们就越需要数学这种强大的认知工具,需要拥有化繁为简的数学思考能力,这样才能更理性和系统地评估风险,为我们的生活、社会做出更好的决策。
内容简介
一个更聪明、更善良、更公平的世界,与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数学判断力和思考力密不可分。数学能力是人人都可拥有的,还是只有少数智力出众的人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数学?数学不好会带来哪些问题?在本书中,加拿大数学教育家约翰·麦顿指出,每个人都有数学天分,数学是一种人人都能够且应该会使用的认知工具。但事实上,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大多数成年人都没有掌握数学这一认知工具。我们容忍学生在数学成绩上有巨大差距,甚至预设他们会在数学上表现出差异,并以此来评判一个人聪明与否。麦顿警告说,这种学习差距是不必要的、危险的和可悲的,它导致我们陷入了“智力上的贫困”。20年来,他深入课堂内外,将近期新认知研究成果与渐进式学习方法相结合,制定了通过学习数学发掘儿童智力潜能的策略。麦顿认为,世界越是复杂,数学认知就越必不可少,否则我们就无法对世界做出清晰、正确的判断。数学思考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改善自己的人生,也是打破社会不平等的理想起点。
作者简介
约翰·麦顿是加拿大数学家、作家和JUMP MATH的创始人,JUMP MATH是一个致力于帮助人们发挥其数学潜力的公益机构。约翰·麦顿拥有五个荣誉博士学位,曾荣获加拿大勋章,他是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曾在多伦多大学教授数学。著有《才能的神话》(The Myth of Ability)和《无知的终结》(The End of Ignorance)。 他也是一位剧作家,曾荣获有名的西米诺维奇戏剧奖,两次总督戏剧文学奖。麦顿还曾参演和数学有关的电影《心灵捕手》,饰演助教汤姆。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为什么是数学?
第1章 适用于99%的解决方案
第2章 数学那不可思议的有效性
第3章 因为你的答案是对的
第4章 策略、结构和耐力
第二部分 将研究应用于实践
第5章 学习的科学
第6章 成功心理学
第7章 创造力的关键
第8章 极其平等
参考文献
附录 如何做复数乘法
摘要
     第1章 适用于99%的解决方案 过去20年来,认知科学的研究已经极大改变了科学家看待大脑的方式。研究者发现我们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在一生的任意阶段都可以学习和发展。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证据显示,绝大多数儿童生来就具有学习任何事物的潜能,特别是当他们被有效的方法教育时。一系列心理学研究指出,专家是学成的而不是天生的,这些研究训练人们发展音乐能力(比如绝对音准),或者显著提高他们的SAT(美国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水平考试)测试成绩(通过训练让他们更擅长看出类比),这些能力曾被视为是天生的。菲利普·E·罗斯(Philip E.Ross)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发表的《专家思维》(“The Expert Mind”)的研究调查中指出,这些研究结果对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罗斯写道:与其不断质问“为什么强尼无法阅读”,也许教育者更应该问,“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他不能学会的东西?” 很多人相信数学本来就是困难的科目,只有天生对数字有天赋或早年就展示出数学能力的人才能掌握,但是我将证明数学适合所有年纪的学习者,他们大多都能在其中轻易解锁自己真正的智力潜能。事实上,如果每一个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能被恰当地因材施教,我敢预言,到5年级时,99%的学生都能像目前1%的很好学生那样学习并喜欢上数学。我也相信,如果用我在这本书中演示的方法来教学的话,绝大多数成人将爱上数学。 当面对与长期所持信念冲突的证据时,人们常常设法无视该证据或进行曲解。心理学家将这种处理冲突的方式称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长久以来关于人类学习能力的认识,我们的社会其实一直处于特别的认知失调状态。我记得早在1990年代,我就在报纸上读到过关于儿童杰出的智力潜能及年长者大脑惊人的可塑性的文章,此后我也读过很多有关这方面的优秀图书,包括大卫·申克(David Shenk)的《我们都是天才》(The Genius in All of Us),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终身成长》(Mindset),我在自己的著作《才能的神话》(The Myth of Ability)与《无知的终结》(The End of Ignorance)中也写过这个议题。 虽然这些研究公开发表已久,但它们的存在却几乎没有改变人们对自己智力能力的看法,以及在家里、学校或工作场合所受的教育方式,这让我觉得很奇怪。这似乎表明,正如古希腊人无法想象一个人人生而自由的世界,尽管有这些证据,我们也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几乎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可以学习与喜欢任何科目的潜能——包括看似困难的数学与科学。 智力层级使每个人都不那么聪明 为表明我们认知失调状态的程度,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当人们抱怨北美教育中的问题时,常常会说,如果美国和加拿大的学生能在国际阅读与数学测试中,表现得像取得优选分国家的学生那样好,这些问题似乎就解决了。像芬兰、新加坡这些被媒体摘出来作为拥有优越教育体系的国家,他们的学生在像PISA之类的标准化测试中数学成绩更好——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指“国际学生评估测试”,每3年进行一次,来自80个国家的15岁学生们都会参与其中。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