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众望同归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众望同归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997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以学术史为线索梳理、讲述丝绸之路,由知名学者赵丰、荣新江、杭侃等执笔,详细分析了丝绸之路从古至今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回顾丝绸之路悠久历史背景,说明了“一带一路”规划的文化基础与现实意义。全书图文并茂、资料丰富,由敦煌博物馆、大同博物馆等文物保护机构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稀见图片。其中汇集并呈现了国内外数百件考古文物,生动展现了丝绸之路的风貌,使得成稿更加立体丰富。由此,本书将文物发现与流传的故事融入丝绸之路的历史中,讲述生动形象、贴近大众,此外,该书具有国际视角,侧重于“丝绸之路”的定名历程和 学术发现,深入解读古今中外学者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阐释与学术意义。本书既展现了跨区域的 多元文化风貌,又讲述了自古至今发生在丝路上的传奇经历。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主题展览“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由丝路考古与历史领域的知名学者赵丰、荣新江、杭侃等讲述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发现历程。作为一份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公元前138年算起,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从学术上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再到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丝绸之路成为全世界共认的文化遗产,已经走过了2252年。全书据此分为三部分,从历史事实存在的中西交流之路、李希霍芬时代提出的丝绸之路、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三个角度讲述丝绸之路的发现史和学术史。
作者简介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长期从事纺织品文物检测、保护与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际古代纺织品研究中心理事,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丝绸艺术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三秦出版社,1992年)、《中国丝绸通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主编,2008年)等。
目录
前言 从一家之言到人类共识:众望同归展览策展思路
第一单元 前世:历史上的东西交通路线
第一章使节的路线
第一节张骞凿空与三通三绝
第二节昭君出塞与汉代和亲
第三节驿站和使节
第四节瞭敦煌之外的西域
第五节从边关到异域的记录
第二章朝圣的路线
第一节僧侣的路线
第二节敦煌文献所见丝绸之路
第三节犍陀罗
第四节长江沿线的出土佛像
第三章商人的路线
第一节启代胡商形象俑
第二节入华粟特人及贸易网络
第三节唐朝与阿拉伯的海上丝路
第四章传教士的路线
第一节草原上发现的景教遗存
第二节马可·波罗的路线和意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