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们没有忘记 18个日本人的

我们没有忘记 18个日本人的"二战"口述

  • 字数: 1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宋看看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3132658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中,作者采访了18位与“二战”相关的日本人,他们中有被迫征召入伍参战,战败后辗转被送入抚顺战犯管理所,从此洗心革面,至死都为战争证言努力的日本老兵;有因缘际会加入八路军的日本人;也有日本战败后顺利回家,因为良心发现,主动忏悔,渴望救赎的日本老兵;还有些日本人,虽然他们只是日本兵的后人,但也因为良心难安,愿意为中日友好奋斗终身……他们表达了对侵华战争的忏悔,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作者简介
宋看看,硕士,毕业于日本武藏工业大学。现任上海东方卫视东京站记者(2014年至今),原香港凤凰卫视东京站记者(2007年-2012年)。
目录
不能忘却的罪
高桥哲郎:一枪也没开过的日本战犯
绘鸠毅:因毛泽东思想开启赎罪之旅
稻叶绩:没有尽头的战争和绝望
上坪铁一:抱着以死谢罪的决心主动补充罪状
西尾克己:长寿是为了让更多民众了解战争真相
藤原恒男:将忏悔之情融入女儿的名字
黑田千代吉:中国军民的齐心对抗让日军部队狼狈不堪
土屋芳雄:在中国烈士墓前下跪谢罪
我的中国情缘
小林宽澄:从敌人到战友再到“椰子会”成员
筒井重雄: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涩谷文雄:日本学生加入东北民主联军
砂原:易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日本小伙
北浦佐都子:把中国当娘家的日籍女战士
神崎多实子:阔别23年后带着家庭重返中国
一切为了和平
矢崎光晴:用蒙古舞传播中国文化,继承父亲的反战事业
渡边夫妇:组织反战主题剧目演出为父辈赎罪
姬田光义:战争研究学者揭开被掩盖的真相
芹泽昇雄:兢兢业业的NPO和平纪念馆创办人
摘要
     高桥哲郎:一枪也没开过的日本战犯 1921年生于宫崎县 1941年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大学汉语系 1941年7月-1944年2月被公司派往山东济南工作 1944年2月,应召入日本12军59师团司令部,负责宣抚工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随59师团在朝鲜被解除武装,被苏军遣送至西伯利亚 1950年7月,作为战犯被移交给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共 高桥哲郎先生是我接触最多的原日本战犯。初次见面时并不知道他曾经的战犯身份,10多年前为了追访731人体试验,受到几位日本老人家的帮助,其中就有高桥哲郎先生。临别时他突然说起自己和中国很有渊源,是原日本战犯,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战犯这个话题,立刻联想到侵略战争战犯们杀人无数、阴狠暴戾的罪行。但是他说没杀过人,没开过一枪,倒是对中国京剧很了解。当时就觉得这位不像战犯的战犯让人困惑。 对高桥哲郎先生的专访,前后做过4次,越是深入了解,越是会为这位老人感慨。任谁都会觉得这位没有什么实质性犯罪经历的人,因为战争失去10多年的自由,留下的只有战犯的标签,必定会替他抱屈。但是老先生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就把这个问题□回去了,他说:“没开过一枪,也是侵略者!” 1956年969名原日本战犯回国后,成立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高桥哲郎是发起人之一,任事务局局长,一直到中归联解散。他后来成立抚顺奇迹继承会,集资买地成立NPOC和平纪念馆,始终致力于宣传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宽大政策,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侵华战争的真相,积极地从事战争证言的工作。作为中归联的元老,高桥手上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件。每次见他,手上都拎着厚重的两个包,90多岁了还自己走来走去,让人担心又敬佩。这是多么强大的信念支撑着这位老人,40多年始终如一地为战争罪行忏悔、为正义呐喊、为中日关系奔波忙碌。生长于天皇神话诞生地——官崎县 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日本书记》记录说,日本初代天皇、神武天皇诞生于宫崎县,因此宫崎县在日本全国地位超然,尤其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时代,强调天皇神话中的“八□一宇”,把统领全世界作为优选理念灌输给日本国民。宫崎县更是把尊崇天皇的教育做到很好,家家要摆放天皇和皇后的照片、皇大神宫和伊势神宫的神龛。在这种天皇至上的社会环境下,高桥哲郎出生在宫崎县乡下的商人之家,和当时所有的日本孩子一样,高桥小时候要背诵124代天皇的名字、背诵指导忠君爱国的教育敕语。高桥说,校园里有个奉安殿,水泥盖的,面积1平方米左右,高1.5米,供奉着天皇和皇后的照片,还有被称为“教育敕语”的一张纸,要求敬爱长辈,忠于皇室,任何情况下都要为天皇鞠躬尽瘁。每天到学校要先向奉安殿致敬,才能走进校园。高桥从小受天皇至上的氛围熏陶,不知不觉地就成了军国主义少年,心里也装着成为军人的梦想。但是,由于从小身体不好,考陆军幼年学校、海军兵学校之前的身体检查都没能合格。高桥说当时觉得很遗憾,不能一直升学进人陆军大学,因为和其他大学相比,陆军大学不需要学费,还能受到世人的尊敬,但是现在觉得幸好没考进去。 1933年,日本脱离国联,执意在中国东北推进殖民地计划,宣扬年轻人就要去满洲(中国东北)、在满洲展翅雄飞等。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桥也开始憧憬要去中国闯一闯,所以选择了大阪外国语大学的汉语专业。后来,高桥用中文帮公司在中国谈生意,用中文帮日军在山东搞宣传安抚,用中文帮战犯伙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翻译中国的报章书籍,回到日本后和中国方面的联络也还要用到中文。逃不掉的征兵令第2乙种合格的身体也得去战场 高桥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既想去中国闯一闯,又不想当兵,心情很矛盾。想着自己征兵前的体检结果是第2乙种合格,应该轮不到自己去战场。从1941年7月到1944年2月他一直在中国做营销工作,没想到1944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塞班和冲绳节节败退,在中国战场的兵力严重不足。身体不符合条件的日本男性,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被征兵。高桥说,由此也可见“大日本帝国”油尽灯枯了。高桥所在公司里有3个日本人,最终都去了战场,高桥是最早的一个。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