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京津冀汉族民歌形态多视角研究

京津冀汉族民歌形态多视角研究

  • 字数: 2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王宇琪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39721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平旷沃野,九河下梢,自古列国博弈,朝代更迭。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文化圈拥有多样的文化生态,传承着包括民歌在内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本地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续的理论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本书研究聚焦京津冀汉族民歌形态,尝试梳理其生动的音乐语言、多样的表现手法与丰富的艺术经验,以拓展京津冀区域音乐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对该地区汉族民歌形态概观。
作者简介
文学博士。蒙古族。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开设《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戏曲音乐赏析》、《中国传统音乐名家讲习坊》、《中国民歌风格模唱》等课程。代表性著作与论文包括《“八角鼓曲种系统”音乐研究》、《大弦戏“四大调”名实考》、《清传本音乐文献考述》、《有法度 无定谱——谈梅兰芳【南梆子】唱腔艺术的程式与变通》、《南方的鸿雁草原的女儿——辛沪光与她的音乐创作》等。近些年主持的课题主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弦索声腔”音乐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八
目录
引论
一、我国音乐形态研究概说
二、京津冀汉族民歌搜集、整理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 京津冀汉族民歌地缘、语言与艺术环境
第一节 地缘背景
一、地理概览
二、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三、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徙
第二节 方言传统
第三节 艺术环境
第二章 京津冀汉族民歌体裁
第一节 号子
一、搬运号子
二、工程号子
三、船渔号子
四、农事号子
第二节 山歌
一、坝上与太行山东麓山歌
二、燕山南麓山歌
第三节 小调
一、吟唱调
二、时调
三、花会歌
第三章 京津冀汉族民歌形态
第一节 字腔与衬腔
一、京津冀汉语方言调值
二、京津冀汉族民歌的字腔特点
三、衬词与衬腔
第二节 润腔
一、音高型润腔
二、音色型润腔
三、节奏型润腔
第三节 乐汇
一、旋律音程形态
二、特色乐汇
三、特色乐汇的变化
第四节 调式
一、京津冀汉族民歌的四种音阶类型
二、京津冀汉族民歌调式的具体应用
第五节 句式与结构
一、单曲体
二、联曲体
第四章 京津冀汉族民歌“家族”萌生
第一节 孟姜女调
一、唱春与“孟姜女调”
二、“孟姜女调”在本地民歌中的流传概况
三、“孟姜女调”的本土化呈现
第二节 鲜花调
一、双叠翠、花鼓曲、鲜花调、茉莉花调
二、“鲜花调”在本地民歌中的流传概况
三、“鲜花调”的本土化呈现
第三节 莲花落调
一、“莲花落调”的来源
二、“莲花落调”在本地民歌中的流传概况
三、“莲花落调”的本土化呈现
第五章 民歌向曲艺、戏曲递变
第一节 北京八角鼓
一、岔曲
二、岔曲向牌子曲发展
三、单弦牌子曲
四、曲例分析:单弦牌子曲《一盆饭》
第二节 天津时调
一、【靠山调】
二、【拉哈调】
三、【怯五更】
四、曲例分析:天津时调《喜荣归》
第三节 东路二人台
一、东路二人台音乐概况
二、曲例分析:东路二人台《走西口》
结语 京津冀汉族民歌形态内涵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