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平衡经济学

平衡经济学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王跃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96108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性地解释和分析了平衡经济学理论,同时结合实际的经济问题具体化地阐释了平衡经济学的实质,从平衡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和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经济学内容。书中配有诸多例证以及图表,更加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对于想要了解平衡经济学的一些初学者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经济问题的分析与解读,为人类社会构建了一个高度穿透了所有制层面的新的理论平台,并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发展观的动态体系,解决了所有制层面的一些争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学思维的碎片化和平层化的问题。本书虽然是一本经济学理论丛书,但是内容深入浅出,书中有许多例证和触及经济生活实质的实例分享,使本书成为一本经济学层面不同水平读者都能读懂和理解书籍。
作者简介
王跃,男,1972年生于河北省三河市,于1991年服现役,先后于国际贸易专业专科和法律专业本科进行系统学习,后进入自然资源部经济研究院工作。
目录
自序1

第一章平衡经济学理论1
(一)总人口1
1.人口数量1
2.人口结构3
(二)总需求4
1.总需求刚性部分4
2.总需求弹性部分4
(三)总供给6
1.总供给刚性部分6
2.总供给的弹性部分6

第二章国家货币与政策8
(一)国家8
(二)货币及货币的政策8
1.货币及其功能8
2.货币政策15
(三)成本计算与货币状态下的供需曲线16
1.成本变化的根本原因16
2.货币状态下的需求曲线17
(四)通胀通缩与财政政策18
1.通胀与通缩19
2.财政政策19
3.货币流通与抗通胀19
(五)金融市场21

第三章经济周期的产生与周期内结构24
(一)经济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25
1.经济周期的组成25
2.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26
(二)经济周期内结构26
1.周期内结构的划分27
2.周期内不同时期的经济运行27

第四章黄金与储备货币82
(一)黄金82
(二)储备货币83

第五章资本论是一本没有写完的书88
(一)马克思究竟要告诉世界什么?88
(二)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91
1.私有制不是自人类社会之初就有的92
2.人的财富观是随着物质丰富程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93
3.共产主义路线图94

第六章中国篇101
(一)简述:101
1.道路选择与新中国的诞生102
2.抗美援朝的政治经济解读102
3.改革开放从世界经济的周期角度看是一个正确的时机,从共产主义路线图看是历史的必然104
4.新周期带来新机遇105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与延续106
1.首先是讲政治106
2.公有制基础下经济运行机制的探索107
3.通过教育向下传递社会发展与理论进步109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体结构中的运行问题110
(三)中国在新的危机期面临的短期问题的应对及机遇112
1.国内112
2.国际120
(四)私人企业家要有意识向国家捐献资产122
1.主动纳入公有制体系,和国企站在同一立场上,争取生存122
2.私营企业要在从小到大的成长中有意识地完成由私到公的转换,始终做社会发展的推动力123
3.财富过度向少数人集中将影响社会效率,这会阻碍社会进步的速度124
4.个人捐赠需要完整的社会体系支持124
(五)对市场的深度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125
1.市场的本源是什么?125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的基础126
3.供给和需求的三个对应状态126
4.货币参与下的市场弱点被无限放大,要有强有力的管控手段与边界界定的提前量128
5.中国经济的未来130
(六)关于东北振兴——平衡经济学的思考实例131
1.东北经济现状的成因131
2.东北振兴的理论上接近可行,那剩下的就是要了解东北的现实情况133
3.依据条件制订完整计划,选择正确时机开始实施134
(七)本章小节144

第七章世界现有五大经济体未来的发展走向148
(一)抵抗人口重置的结果必然失败148
(二)美国150
(三)日本157
3.1遏制通胀161
3.2扩大内需,开放贸易和开放资本161
3.3汇率灵活化162
(四)德国和英国163
1.德国163
2.英国165

第八章讨论四个问题168
(一)银行应不应该挣息差168
(二)欧元区何时解体169
(三)俄罗斯何时重回社会主义阵营172
(四)这一次世界经济危机期的道指低点出现的时间和位置175

后记193
摘要
     危机期经济运行特点 周期就是个轮回,该来的终究会来,一切的努力主观的也好,非主观的也好,对于结果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都是有意无意地在催生周期中危机期的到来。危机期是整个经济周期中最悲惨的时期,尤其危机期中段,人口数量和结构巨变,大量资本灭失,全人类多少年的积累化为乌有,大的体系都是具有自我修正能力的,死法有多少种不重要,结果只有一个,经济在运行中自身修正了那些人为创造的错误,“几家欢喜几家愁”,再坏的事也有人受益,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世界是悲惨的,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瘦身”是全方位的。 (1)危机期前期 危机期前期和滞期后期是有明确分界点的,那就是一次足以震动世界的金融危机,为了不影响整体结构,我们先用一个单独的部分来分析一下金融危机——平衡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实体经济占主导地位,而金融市场的规模与结构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规模和结构。 大家还记得那个盖房子的比喻吗?那只是个简版,能大概讲清楚意思,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金融危机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金融市场的体量远超实体经济的负荷能力,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滞期的应对经济放缓的所有政策叠加起来,使金融市场膨胀加速,而作为金融市场基础的实体经济是下行的。如果两者是接近分离的,那金融市场行为和任何一款复杂的虚拟游戏没什么区别,可以随便搞多大都可以。但因为有了信用,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就紧密联系到一起了,信用本身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周期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是供需双方弥补自己资金不足的有效方法。信用实际上是一种对承诺的完成能力,信用的主要使用方式是抵押贷款。在滞期信用被需求方大量使用,用以弥补需求能力的不足,本身信用的使用者是能够预见自己的完成能力的,但是在货币政策造就了高通胀的情况下,由于信用使用者对经济减速预见不明确,必然出现信用违约,当整个社会经济处在高信用状态下时,一旦经济减速,那么金融市场的体量相对于实体经济的不合理将再次被规模性放大,而在金融市场里不同的信用关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一个微小的信用违约都会引发整个金融市场的崩塌,金融危机就发生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