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时代楷模 2021 邱军、孙丽美

时代楷模 2021 邱军、孙丽美

  • 字数: 1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47112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21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邱军、孙丽美同志的优选事迹,追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本书以关于邱军、孙丽美优选事迹的报道文章为主体,分“报道·视角”“舆论·反响”“评论·观点”“视频·链接”四个板块,分别通过新闻报道、社会评价、亲友追忆等多种文学形式立体化地展现了两位基层扶贫干部常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的光辉榜样形象,本书还收录了两位扶贫干部在工作一线的工作纪实照片,丰富了图书内容。
目录
报道·视角
邱军
苦干实干,同乡亲一起/5
把生命的光热化作希望的种子/9
他是一束光,照亮山和远方/18
把一腔热血洒在西北大地/21
邱军:芳华无悔赤子心/26
“我多想再麻烦麻烦他”/32
甘为战贫孺子牛燃尽芳华献老区/36
孙丽美
危急关头,冲在最前面/49
永远的“丽影”/54
古榕依依说阿美/61
心里有村庄有村民,唯独没有自己/66
乡村大地绽放生命之花/74
急难险重中,她总冲在最前/85
“为群众做点事,是我的职责”/89
事无巨细,她总是干劲十足/93
一心为公,她的身影永留山乡/97
……
摘要
     苦干实干,同乡亲一起 王锦涛 2018年12月,37岁的邱军,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到甘肃省华池县挂职副县长。2021年1月8日因病去世。来到华池后,邱军推广奶牛养殖、沙棘育苗,紧抓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2019年华池县整体脱贫,邱军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优选个人”。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邱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优选个人”称号;2021年6月,国资委授予邱军2021年“央企楷模”荣誉称号。 “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 2018年12月,邱军主动请缨,经过集团选拔,来到华池县,挂职副县长。“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邱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华池是革命老区,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里干旱缺水、资源匮乏,直到2019年还戴着“穷帽子”。“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曾对同事说。 “邱副县长天麻麻亮出发,夜幕四合才返程。”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初来华池,邱军水土不服,嘴唇皲裂、起皮,工作却忙个不停。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不仅厘清了思路,还学会了当地方言。 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邱军打算在城壕镇发展奶牛养殖。想法一说出,便引来一片质疑。镇上人这样评说,既没养殖经验,也无启动资金,“不切实际,纯属空想”。邱军不争辩,只是埋头干。他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群众没了后顾之忧。”华池县扶贫办干部闫育刚说,当年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2020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使农民年底能分红,带动了6个村集体增收60万元以上。 “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 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一道道黄土梁,看不到树,也没石头,带状的塬,残缺不全。“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望着荒岭上长得欢的沙棘,邱军动了心思。 在邱军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钢架大棚62座,并配有灌溉机井,“邱副县长打算发展沙棘育苗,然后移栽到荒山岭上,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阎鑫说,村里一共育苗620万株,贫困户来务工,户均增收1.5万余元。 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燕刚、燕丽兄妹,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兄妹二人守着母亲,靠低保、种地度日。2018年年底,邱军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定点帮扶单位,让千余名像燕刚、燕丽这样的农村贫困青年,有了一技之长。燕刚取得了焊工资格认证,找到了一份月薪数千元的工作。“邱大哥让我家的生活一下亮堂了。”燕丽说。 一人学会技能,全家摆脱贫困。2019年8月,在邱军推动下,华池县27名高中生到陕西西安学习交流。邱军还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 华池县出产的白瓜子、黄花菜、小杂粮等农产品,口感纯正品质佳,却因山大沟深、交通不畅,“养在深山人未识”。 “电商或许大有作为。”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邱军亲自直播带货,收获3700多单,销售收人突破20万元。在邱军带动下,党的十九大代表王雅丽、民间工艺大师赵星萍等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家乡土特产。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同事这么评价邱军。2020年11月17日,正在写总结的邱军突感身体不适,但他并未在意,喝了水后,继续工作。然而,没多久,不适加剧,疼痛难挨,被送往县医院。经诊断,是主动脉夹层A型。后因病情严重,连夜转往西安西京医院。 由于病情日渐加重,邱军连话都说不出。在重症监护室最后的日子里,他向妻子要来纸和笔,颤抖着写下一段话: “一是把自评报告交宋部长。” “二是全年和四季度工作总结,数据完善到11月30日。” “三是明年的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乡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强……” 写写停停,呼吸沉重,笔端如游丝,一个个字,像是画出来的。邱军缓了缓,鼓劲在纸上写下:“千万不要告诉奶奶。”陪护的家属和同事,早已泣不成声,邱军用最后的力气写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菜),给你们做。” 短评 以生命诠释初心 邱军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为群众幸福倾心付出,为脱贫事业无私奉献,以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沾有多少泥土。都说扶贫是件“苦差事”,可邱军却主动请缨,他说:“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正因他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才能够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邱军曾说,发扬好“南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