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国学术期刊《自然主义手册》与

法国学术期刊《自然主义手册》与"左拉学"谱系建构研究(1955-2015)

  • 字数: 31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康茹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498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自然主义手册》是二战后法国左拉研究六十多年发展的微观史缩影,是人们了解当代左拉研究现状及近期学术成果的重要参考依据。本书以法语版《自然主义手册》自1955年以来已出版的89册期刊文献作为研究蓝本,深入具体文献去发掘在“左拉学”建构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学术问题和有价值的线索。这些研究将为我国学人了解法国当代左拉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提供参考与借鉴。2.本书对二战后当代左拉研究领域里所涌现出来的五代批评家群体进行了重点考察,可以让我国学界二对战后法国左拉研究领域里出现的不同批评谱系和新批评话语、对当代“左拉学”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化开放格局有一个新的认识。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和概括了法国学术期刊《自然主义手册》创办的来龙去脉,紧扣该期刊创办60余年间当代左拉研究如何逐步演变成一门专门之学,即“左拉学”的问题;从“左拉学”批评谱系建构的角度,论述了“左拉学”形成、发展及嬗变的全过程,并将“左拉学”建构置于20世纪50年代直至2015年法国当代社会进入全面现代化转型和人文社会科学日趋繁荣发展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去考察;阐释了二战之前传统左拉研究对左拉的诋毁与误读之因、《自然主义手册》创办对于开启当代左拉研究的意义、二战后各种新理论及批评方法给“左拉学”建构提供的理论资源、当代左拉研究在专业化研究空间所做的再拓展与创新、二战后学界各种批评流派相继涌现给“左拉学”谱系建构带来的决定性影响等。
作者简介
吴康如,198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获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89年至今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期从事法国文学教学、翻译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译著包括《波伏瓦评传》《纪徳与瓦莱里通信集》《肩后:萨冈最后的告白》《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等。
目录
第一章 杂志初创阶段(1955-1970):误读左拉之因与二战后左拉研究转型
第一节 《自然主义手册》创刊之初衷:19世纪法国文学世界中不应缺席的作家
第二节 创刊初期期刊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误读左拉”及其根源
第三节 创刊初期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二:自然主义被污名化及其文化根源
第四节 左拉研究的初次转向:重读左拉经典文本
第二章 左拉研究的突破与“左拉学”谱系的初次建构
第一节 文本阐释与左拉研究之突破:以罗谢·里波尔、雅克·杜布瓦为例
第二节 “新学院派批评”模式确立:以勒内·特诺瓦的左拉研究为例
第三节 “新传记批评”与左拉研究盲点探索:以亨利·密特朗为例
第四节 “左拉学”谱系初次建构与左拉研究多元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章 杂志拓展创新阶段(1971-1987):当代左拉研究的演进
第一节 期刊拓展期的新目标与亨利·密特朗对左拉文本经典化的推进
第二节 期刊拓展期阶段性目标的调整与当代左拉研究问题导向
第三节 文化视野、研究策略的变化与二战后当代左拉研究问题意识的转变
第四章 新视角、新方法与文本阐释实践:左拉小说文本研究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结构主义批评与《卢贡-马卡尔家族》研究空间的拓展
第二节 主题学批评与左拉小说文本内涵的现代阐释
第三节 意识形态批评与《萌芽》文本的经典化问题
第四节 社会历史学批评与《小酒店》文本的经典化问题
第五章 杂志鼎盛阶段(1988-2000):左拉经典化与中期“左拉学”谱系建构
第一节 从左拉研究到“左拉学”:阿兰·帕热对中期“左拉学”建构的推进
第二节 中期左拉研究空间再拓展与《卢贡-马卡尔家族》经典化问题
第三节 法国本土批评流派的崛起与中期“左拉学”谱系的建构研究
第六章 学术名刊阶段(2001-2015):左拉研究主体话语确立与后期“左拉学”谱系建构研究
第一节 从学术期刊到学术名刊:现代研究机制与当代“左拉学”的演进
第二节 21世纪当代左拉研究中的新问题与新阐释维度
第三节 当代左拉研究主体性批评话语确立与后期“左拉学”谱系建构
第七章 对《自然主义手册》与“左拉学”六十余年建构史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学术期刊四任主编与二战后左拉声誉的复苏
第二节 当代“左拉学”建立与左拉多面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当代“左拉学”谱系建构研究的价值与启示
附录一 重要文献目录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