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陈子昂 文坛雄杰

陈子昂 文坛雄杰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谢徽,谢亦旸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28061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书为四川历史名人故事图画书系列,该系列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深入挖掘历史名人的精神品质,道德风范,正确诠释名人著述的核心思想,借以增强川人文化自信,激发川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彭拜力量延续中华文化的巴蜀脉络,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彰显巴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本册为《陈子昂:文坛雄杰》。书稿延续第一辑四川历史名人系列,统一体例,文字和图画相互映衬,适合儿童阅读,可大致了解陈子昂的一生。
作者简介
谢徽,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获得者,已出版《足球小子》《DJ阿布》等二十多部作品。
目录
陈子昂生平/10
弃武从文/13
进京应试/26
黯然归乡/36
摔琴明志/46
进士及第/52
冒死上谏/60
太后赐官/68
屡次上谏/75
投笔从戎/80
惨死狱中/86
不朽诗名/90
陈子昂诗文选/94
江山留胜迹/97
摘要
     陈子昂,字伯玉,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出生,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父亲陈元敬,二十二岁明经及第,为人慷慨仗义,曾拿出万斛粮食救济灾民。武则天当政后,他不表态、不支持,隐居蜀中。陈子昂幼而聪颖,轻财好施,花钱很大方,为人讲义气,喜欢练武,不爱读书,十七八岁还“不知书”,后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深钻经史,擅长写作,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与他父亲不相上下。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陈子昂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优选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永淳元年(682年)的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陈子昂进士及第,因为上奏《谏灵驾入京书》受武后赏识,被授官麟台正字,后又升右拾遗。 陈子昂直言敢谏。武则天当政时,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受“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圣历元年(698年),陈子昂因父年迈而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陈子昂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的诗新主张对唐诗产生的历史影响巨大,并且意义深远,被称为“唐之诗祖”。陈子昂反对齐梁颓靡的诗风,提倡“风雅”之音,主张唐诗的创作主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引导文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偏向于向现实生活取材,呼吁士大夫关注社会、关注百姓生活。 陈子昂的诗新主张开创了唐代诗文的壮阔景象。以陈子昂的诗新主张为理论指导的盛唐诗文壮阔大气。陈子昂开了唐代诗文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先河,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雄健诗风,肃清了齐梁诗歌中颓靡纤弱的习气,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子昂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既好纵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他的许多政论奏疏,表现出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例如在奏疏《上蜀川安危事》中,他曾经对诸羌的进犯感到忧虑,对蜀川人民“失业”“逃亡”深表同情,对“官人贪暴”“侵渔”“剥夺百姓”的罪恶加以愤慨的指责。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反对齐梁颓靡的诗风,《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陈子昂被贬官后,登蓟北楼,感昔乐毅、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涕而歌。《感遇》诗三十八首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和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了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而他的诗当属《登幽州台歌》,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气概与孤独莫不令人“怆然而涕下”。 他的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存在。那些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的叙事慷慨沉痛,有的还兼有政论锋芒。那些偏于抒发理想之作,有的寄兴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这又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总的来说,他的诗风格并不接近统一。 P10-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